你身邊有沒有這麼一個人?當你已經不快樂,或者需要人來鼓勵和打氣時,對方總是說一些讓你意志消沉,或聽了之後更加負面和不開心的話?
你覺得他們為什麼這麼壞?其實,他們是在「殘忍地善待」你!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心理科學協會期刊《心理科學》雜誌所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人們可能會試圖引發他人身上的負面情緒,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快樂或利益,他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些情緒對對方有幫助。
這是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的心理學家貝倫(Belén López-Pérez)和她的團隊,針對140個人進行一項研究所作出的結論。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hotoAC)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玩一個電腦遊戲,並設定他們為玩家B。他們被分配與一個不知名的夥伴合作,對方是玩家A。
這140名參與者每個人會收到一封信,被告知他們的合作夥伴最近因為剛分手而不開心。其中一半的人被要求想想對方的感受;另外一半則被要求保持客觀,不要受信件的內容影響。
實際上,根本沒有玩家A,這只是一個虛擬的角色。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貝倫說:「那些想像合作夥伴感受的人,可能會在想著如何想要煽動他們短期的負面情緒,以幫助他們在電子遊戲中獲勝。」
這些參與者被分配玩兩種電腦遊戲的其中一個。第一個是射擊遊戲,目標是儘可能多地殺死敵人(即對抗目標);第二個是逃離遊戲,目標是避免被室內的殭屍攻擊(即避讓目標)。他們也被要求為這個遊戲選擇音樂和遊戲描述。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曾經想像合作夥伴感受的人,都會為射擊遊戲選一款會引發憤怒的音樂和描述,並為逃避殭屍的遊戲選一款讓人感到恐懼的音樂和描述。這證明了他們想要以一種短期的負面情緒來幫助對方成功。
「這項發現揭示了社會的動態。原來,當我們認為這種情緒對實現目標有用,我們有時可能會試圖讓親人感到難過。」貝倫總結道。
或許那些直接或不太好聽的話讓人更加印象深刻,所以不管對方的話是否好聽,我們都應該接受真的為自己好的建議。所謂「忠言逆耳」,快珍惜你身邊這樣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20645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