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花近1億歐元造了一個「天堂」。
在這裡,沒有貧富差距,沒有貴賤,無論是富人還是流浪漢,都能免費獲得幾乎所有資源,「平等」、「自由」、「公民權利」是這裡的關鍵詞。
………
在一個幾乎是全國地價最高的地方,
芬蘭人花了近1億歐元,
造了一個全開放的「免費客廳」,
沒有門衛、沒有保安、沒有安檢,
無論你是富人、窮人,還是流浪漢、難民,
都可以隨意進出,非常自由。

而作為世界上最貴的圖書館之一,
這裡卻非常「不務正業」,
藏書常年只有10萬本。
大家來這裡遛娃、玩樂器、做衣服、做頭腦風暴……
甚至還能做飯!

遛娃
………
除了借書,還能借吉他、溜冰鞋、耳機、
網球、血壓儀、麥克風……
幾乎所有生活中會用到的物件都能在這裡借到,
而且幾乎都是免費使用。

做衣服
……?
就是這樣一個「不務正業」的圖書館,
去年12月份開館以來,
訪問人數已經超過90萬人,
每天都有上萬人跑去看書/玩耍/參觀/工作……

英國《衛報》、《紐約時報》爭相報道,
BBC甚至要求館方閉館一天便於拍攝,但是被拒絕了。
很多人說:
「如果有天堂,天堂或許就是這個圖書館的模樣。」


可能沒有一個國家會像芬蘭這樣奢侈。
把首都赫爾辛基市市中心黃金地段的17250㎡地拿來造一個免費的圖書館,對面就是議會大廈。
從1998年正式提案到2018年開館,花了20年,近1個億歐元(8億人民幣)才造好。

圖書館整個建造過程非常透明,建築師團隊是通過全國公開競賽匿名投票選舉產生的ALA Architects。
他們首先確定的是:「這是一個為所有人開放的、免費的、自由的空間」,之後開始問大家夢想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

萬萬沒想到,市民們的腦洞非常豐富,他們夢想中的圖書館除了可以看書外,還能看電影、喝咖啡、辦公、遛娃、彈琴……平時還能借東西,比如筆記本啊、溜冰鞋啊、網球拍啊……
2300多個這樣腦洞大開的想法傳遞給了建築師,他們才發現,傳統印象中全是書的圖書館早就不是大家想要的了,大家更想要的是有這樣一個自由的空間,除了借書和閱讀之外,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於是,一個「城市的免費客廳」的想法慢慢出現了。
建築師把大家的想法彙集到一起,按照功能的不同分成了三層。

整個圖書館看起來像是一座橋樑,
表面覆蓋的是芬蘭的雲杉木板。
呈現一個俯衝結構,
把公共廣場巧妙地融合進圖書館的室內空間。


一樓就是這個城市的「大客廳」,
沒有門衛,沒有保安,沒有安檢,誰都可以進來,
大家在這裡互動、分享、交流。


裡面有電影院、咖啡館、畫廊、展覽區……
多功能廳的舞台上,經常會有各種演出,
除了餐飲之外,幾乎都是免費的。

一層布局

電影院

餐飲區
………
對外來的遊客也非常友好,
可以在這裡諮詢與移民、找工作、芬蘭課程相關的信息。


但最震撼的還是從一樓到二樓的旋轉金屬樓梯,
黑色的樓梯上印著一個個芬蘭單詞,
翻譯過來就是「為了值得愛的人」、
「為了失敗的人」,「為了變性人」、「為了無辜的人」
「為了誠實的人」、「為了被誤解的人」……

圖書館設計之初,曾向市民們徵集想法:
這座圖書館為誰而建?
評委們把這些答案收集起來,
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展現在樓梯上,
一共400個詞,告訴大家,
這座圖書館為所有人而建。

每個人來到這裡,走在這個樓梯上,
內心都會感到震撼:
「平等」和「公民權利」不僅僅是口號,
而是踏踏實實地行動。

二樓在橋樑桁架之間靈活設置了很多小房間,
滿足男女老少工作和娛樂休閒各方面需求。
自由職業者可以免費租一個空間辦公,
或者開個團體會議都沒問題。

二樓布局圖


孩子們有專門的電腦遊戲室,
提供PC、VR眼鏡等設備,
大人們有專業的錄音棚、琴房、攝影工作室,
甚至還有一個能容納十個人就餐的廚房,
可以帶著紅酒來這裡辦Party。
(除了廚房之外,其它空間都可以免費預訂)


工作檯上放有縫紉機、胸章機、3D印表機、
雷射切割機、巨幅海報印表機……
也都可以免費使用。

最高科技的是一個約100㎡的「立方體」房間,
安裝了智能玻璃牆,
未通電時呈現乳白色,
通電之後變得透明,
可以開虛擬研討會。

這些還不算誇張,更厲害的是,
市民們在這裡幾乎可以借到
所有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物品,
桌遊遊戲、電腦遊戲,手提電腦、
iPad、攝像機、耳機、鍵盤……

圖書館可借用的平板
到了三樓,視野一下子開闊了。
頭頂是白雲般連綿起伏的天花板,
四周是落地的玻璃,
通過天花板和落地窗材質的選擇,
整個空間儘量做到了「自然採光」。


這裡被稱為「書的天堂」,
4500㎡的區域,其實藏書區只占到三分之一,
一共只有10萬冊。

最左邊是兒童藏書區和兒童休息區,
孩子們隨時可以從書架上取一本書出來,
到橘色閱讀室里,聽媽媽講故事。


最右邊是階梯閱讀區和靜讀區,
沒有帶孩子的讀者在這裡能享受自己的
靜謐閱讀時光。


走出窗外還有一個驚喜就是「公民陽台」,
正對面就是國家議會大廈,
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證明
自由、平等地享受知識和文化
在這個國家是多麼重要。


很多人會質疑,作為一個國家圖書館,10萬藏書是不是太少了,但其實圖書館早已安排了圖書在線服務,只要輕點滑鼠就可以訪問340萬冊/件藏品,確定借閱後,直接到離家最近的圖書館取閱即可。
芬蘭公立圖書館的宗旨是不分老幼、不論貧富,為所有居民免費提供終身學習機會和娛樂用品。

逛完整個圖書館之後會發現,他們真的很努力在實踐這個宗旨。
它真的就像每個人家裡的客廳一樣,學習、工作、會友、帶娃、喝下午茶……除了少量的材料費之外,幾乎不收取任何費用,在這裡也不會感到拘束。

圖書館取名「Oodi」,翻譯成中文就是「頌歌」,這是從1600個市民參賽的作品中選中的名字,並在去年12月6日——芬蘭第101個獨立日,正式對外開放。
全世界的圖書館都在面臨著削減預算、用戶數量減少甚至關閉的情況,芬蘭卻花了近8億人民幣在最貴的地盤上造了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免費圖書館。

因為對於這個國家的人來說,圖書館是最能夠體現人們在文化和教育上的平等、自由的權利。
他們在2017年最新修訂的《圖書館法規》里要求圖書館促進終身教育、積極的公民參與意識、民主和言論自由。
這樣一個冰冷、嚴肅的法規,他們卻用實際而有溫度的行動去完美地執行,讓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人都能免費享受終身學習的自由。

專門定了放嬰兒車的地方

在最新出來的《2019年全球幸福報告》中,這個害羞、靦腆、低調的國家連續兩年成為了最幸福的國家。
「幸福報告」的評比指標有很多:人均GDP、社會支持、人均壽命、社會自由度、寬容度以及腐敗程度……
其實單從頌歌圖書館就可以看出,一個在社會中始終能夠享受平等、自由權利的人,怎麼能夠不幸福呢?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20583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