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海洋生物學家,近日在西澳近海目睹6頭虎鯨(Killer whale,Orca)圍攻一頭18公尺長的藍鯨,海水全被藍鯨的血染紅,不久後更冒出另外50頭虎鯨,一起瓜分享用藍鯨肉。據悉,虎鯨又被稱為殺人鯨,壽命大約50至80年。

據《蘋果日報》報導,「西澳鯨類研究中心」(CETREC WA)和「虎鯨研究計畫」(Project ORCA)的科學團隊,於上月21日,在西澳南部離岸20公里處,發現一場屠殺正在上演。

CETREC WA創辦人托特德爾(John Totterdell)表示:「團隊是在前往他們離岸研究海域的路上,在一場能見度低於200公尺的強烈閃電風暴中,偶然目睹這場屠殺。藍鯨已經被咬傷,頭部明顯見到血跡,但牠仍然奮戰半小時才屈服,後來牠在水底下流血溺死。我們隨後驚訝地見到約50頭虎鯨到場,在接下來的6小時分享大餐。」

托特德爾指,近年觀察到虎鯨會獵殺鯨類,「在西澳外海,虎鯨會定期獵食小型鯨魚,但這仍然是澳洲首次記錄到大規模的虎鯨攻擊事件,包括:藍鯨等大型鯨魚經常面臨被虎鯨攻擊的風險」。
藍鯨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成年的藍鯨體長可達30公尺,重逾170公噸。而虎鯨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海洋物種,可以長至約8公尺長、近6公噸重。虎鯨經常捕食大型鯨魚,以及大白鯊。

虎鯨或半世紀後消失
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化學污染影響海洋甚鉅,導致虎鯨免疫系統下降,數量銳減,預估50年後全球恐會有半數虎鯨死亡。虎鯨又被稱為殺人鯨,壽命大約50至80年。

《科學》期刊上週五發表研究指出,化學污染物多氯聯苯(PCBs)嚴重危害虎鯨。

根據結果,在19個研究的虎鯨群中,有10個棲群的虎鯨因不孕、免疫功能下降而數量銳減。

科學家指出,只要多氯聯苯的密度每公斤達50毫克,就會導致免疫系統受創和不孕問題,在少數虎鯨鯨脂中,多氯聯苯密度更高達每公斤1300毫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20452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