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我們要說一場特殊的戰爭。。
它不是人與人,也不是國與國,而是一場澳洲人與鴯鶓的戰爭,在歷史上如此的奇葩與著名....
以致於那麼多年之後,它依舊被人津津樂道...史稱:
Great Emu War
大鴯鶓之戰

事情是這樣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大量的澳大利亞退役軍人與英軍老兵來到了西澳大利亞州,過起了農民生活,在1932年的大蕭條時期,在政府的鼓勵下,他們種起了小麥...

然而,他們忍受了土壤的不給力,挨過了經濟的不景氣等等各種的困難。。
還是基本沒有辦法真正的收穫小麥。。。
這一切,
都是因為下面這貨,鴯鶓!

當地鴯鶓的數量實在太多,
農民倖幸苦苦種的麥子,被它們一頓狂吃...

吃飽喝足後,就開始在麥田裡拉shi,散步…

由於鴯鶓種群數量龐大,它們的存在甚至讓當地出現了食物和淡水匱乏的危機。
總之就是搞得民不聊生。

當地的農民當然坐不住了,
當年,一個由退伍軍人組成的代表團提交了一份報告:我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鴯鶓危機」,不把他們消滅,我們連飯都吃不上了!!
這份報告,最終傳達給了當年的澳洲國防部長George Pearce爵士。

政府得知這個事情之後,有兩個選擇:
出錢,撥補助款幫助農民度過「鴯鶓危機」。
處理,幫幹掉鴯鶓,讓他們自己種田。
當時政府窮得叮噹響,根本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跟鴯鶓開戰!
於是,人鴯之戰就此打響!

1932年下半年,
澳洲軍隊介入了這次戰爭,指揮官為澳洲皇家炮兵團第七炮兵連的G.P.W.Meredith少校。

在少校的指揮下,
他派出了兩名士兵....
還給這兩名士兵配備了兩挺路易斯自動機槍和一萬發子彈。

信心滿滿,準備一舉殲滅「敵軍」。
然而,
這場戰爭遠比他們想像的要難打…
鴯鶓非常強壯,一身的肌肉,它們的身體就像是一輛「肉坦克」,被打一兩槍後,還是能以最快速度逃跑。

而且,它們還很善於打游擊戰。通常鴯鶓總是成群結隊的出現,

但是當它們感知道危險之後,
馬上會分散成幾個小團隊四下逃散。

亂打根本就打不到,
當你集中精力打一小隊的鴯鶓時,
其他鴯鶓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出師不利...

本著人定勝天的新信念..
這倆澳大利亞士兵們,出征了!
第一次,他們看到鴯鶓群後馬上就進行射擊,但是由於當時鴯鶓在射程範圍外,剛開槍,鴯鶓就跑光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少校制定了嚴密的作戰計劃,他指揮士兵在當地一個水壩旁邊埋伏,並且將1000多隻鴯鶓引入埋伏圈。
這一次,他們特地等鴯鶓走近了才開始掃射,可是沒開幾槍,槍竟然熄火了!!鴯鶓又跑了!!

「這邊的鴯鶓作戰能力太強,我們先去打南邊那群鴯鶓好了,據說那邊的鴯鶓比較呆」
然而,在南邊與鴯鶓的作戰中,戰果依然不怎麼樣。
難道是因為鴯鶓跑的太快了?
於是,少校又想了個新辦法,他讓士兵把機關槍架在車斗後面進行射擊,這樣鴯鶓總跑不掉了吧?

然而,又失敗了!
鴯鶓是陸地上跑的最快的鳥! 而且沒路他們也能跑!
在野外那種亂石堆的路上,汽車根本跑不過鴯鶓....
而且因為汽車顛簸,根本就沒法瞄準目標。鴯鶓又跑了!!

此時此刻,
距離第一次行動,已經過去了5天,
軍方用掉子彈2500發,卻只消滅掉300隻鴯鶓。

據說當地當時有2萬多隻鴯鶓,消滅300隻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軍方的連連失利,當地媒體也跟進了這次失敗的「鴯鶓之戰」…

也許是因為看著沒啥希望了,
1932年11月8日,澳洲眾議院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撤軍。

軍隊撤出之後,鴯鶓就更肆無忌憚了,再加上當年的乾旱和酷熱天氣,農民忍無可忍!
再一次要求政府出兵干涉…
強大的民意之下,國防部長批准了軍隊重返戰場作最後一搏。

他們又苦戰N天....
終於,最後軍方用掉了近9900發子彈,只打死了約986隻鴯鶓...

雖然有些鴯鶓受了槍傷過幾天也死了,但是當地還有萬把只鴯鶓啊!只消滅了5%左右…
最後,軍方實在沒轍,只能第二次舉了白旗…

這場歷史上最奇葩的「鴯鶓之戰」以鴯鶓的勝利而告終…

不過,雖然這場戰爭失敗了。
政府決定,還是應該利用人民的力量....
懸賞!

政府給鴯鶓設立了懸賞捕殺金,
顯然這種方式比軍方的子彈管用。
1934年僅僅6個月,就有5萬多人申領了鴯鶓捕殺金..

至此....
澳洲人這才算戰勝了鴯鶓...
後記:
現在在澳洲,鴯鶓早已得到法律保護,不得隨意捕殺。 只能在許可的情況下養殖。
現在澳洲仍有250個鴯鶓農場....人工飼養鴯鶓,提取各類鴯鶓產品...
你只要不跟我們搶吃的....我們就養你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99332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