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
如果有一家餐廳,烹飪的食物極其美味,且配方只此一家,不過需要排隊3小時,你會不會去呢?

相信許多資深吃貨的答案是:當然會嘍~
可如果我告訴你,這家餐廳從廚師到跑堂的,里里外外全都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你還會去嗎?

就有這麼件怪事,一大波高官、貴族、名流,上趕著要去監獄吃「牢飯」……

這可不是什麼監獄主題餐廳,而是實打實的監獄,餐廳就開在關押重刑犯的樓里。

外邊是冰冷的高牆電網,內里是亡命徒的咆哮和憤怒,暴力隨時發生···

讓你難以想像的是,為客人做飯的,竟是他們:
廚師殺過人,服務生是投毒犯。

這家神奇監獄在薩里郡的High Down,關押著1100名囚犯,它是英國囚犯再犯罪率最高的監獄:
「從這裡釋放的囚徒,70%會再次犯罪,因為社會不願意再接納他們,所以他們一般只有兩個選擇:死亡或者坐牢。」

直到有一天,監獄裡迎來了一個怪蜀黍:Alberto,8家餐廳的老闆。

在開了多家餐廳之後,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他想要做些有意義的事,這件事一定比賺錢重要,那就是給人希望。

「我覺得洗心革面,就是一個絕望的囚犯,從這個餐館獲得重生的希望。」
所以腦袋一熱的他決定把餐廳開到監獄裡……

「簡單的說,監獄餐廳就是讓你變成專業的廚師,讓你們入社會後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讓社會變得更好。」

然而,要想在窮凶極惡的監獄開餐廳,談何容易?
第一關面臨的就是政府不允許,耐心磨了幾個月,跟政客一個個遊說,Alberto的餐廳才勉強獲得批准。
可批准的條件相當苛刻:
「餐廳發生任何一起暴力事件,沒有理由,立馬關門。」

通過批准只是簡單的一小步,最頭疼的還是,如何在蓄滿罪惡之地,維持那麼多罪犯的秩序?
畢竟監獄不是別處,是蓄滿罪惡的染缸,要保證那麼多罪犯的秩序,才是開餐廳最大的阻礙。

囚犯們聽說餐廳的事後,都嗨,甚至激動不已,因為這是一次接觸光明的機會,是通向正常生活的一個出口。

Alberto開始著手挑選工作人員, 為了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他制定了非常嚴格的篩選制度:
只有刑期剩下半年到一年半、表現良好,能夠管理自己情緒的囚犯,才能獲得申請工作資格。

通過申請後,他們還要接受嚴苛的面試,每個人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
「為什麼想在監獄餐館工作?」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回答問題的虔誠度,都會被Alberto記在心裡。
只有足夠渴望、虔誠,真心想要獲得機會的人,才會被選中,如此一來發生暴力事件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
但即便有幸被選中,也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你們只有一次機會,沒有犯錯的機會,如果你不珍惜,將被馬上開除。」
第一批,他選擇了18名囚犯,最開始每個人都信心滿滿,表示自己一定會改過自新。

「我希望再也不要回到牢房裡來。」
「外面的工作很難找,現在有了犯罪記錄,就更加難找了,我一定會珍惜這次機會。」
「我想當一名專業的廚師,我要改變。」

他們的挑戰開始了,但大部分人壓根就沒有接觸過廚房,有的人連菜都分不清,社交禮儀隊他們來說更是想也沒想過,一切都那麼陌生。

畢竟之前在他們的世界中,
「老子天下第一」

於是,Alberto花重金請來倫敦最好的義大利廚師,對他們進行培訓和指導,每周還給他們發工資,幫助他們儘快掌握技能。

在管理方面,他採取了鐵腕政策,因為這是個特殊群體,一言不合就可能發生混亂。
而且,把刀遞給殺人犯,把食材遞給投毒犯,每天還要和他們待在一起工作,稍有不慎,說不定就會血流成河。外人覺得這是一件作死的事。

可Alberto不這麼認為:
「他們的失敗,意味著我的失敗。我既然挑選了他們,首先得信任他們。」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得起這份信任,Livin第一個被趕出餐廳。

他前幾天表現得非常出色,紳士風度,又有親和力,Alberto也一度非常看好他,
「如果他這麼一直表現下去,毫無疑問他是最佳服務生。」
可日久見人心,Livin因故意破壞收銀系統,第一個被cut出局。

「可能我太天真了,想讓他們改過自新,沒那麼容易。」

最讓人失望的是Dominica,他很有天分,而且面試的時候特別真誠地表示:自己想做一輩子的廚師。

可結果他卻劣根難除,偷吃客人食物,在更衣室吸菸,還威脅要把一名同事的頭砍下來。

Alberto開除了他,也對他不在乎的態度感到失望,這樣的機會還有很多人想要,他得到了卻不珍惜。
「我只能起引導作用,最終是否願意改過自新,關鍵還是在他們自己。」
有天賦的人愛耍小聰明,反而那些不被看好,手腳笨笨的囚徒不斷給人驚喜,Roby剛進來時像個「傻子」,緊張地端個盤子都會抖,可他一天天,一步步,認真踏實,從未放棄。

「我現在能一次做三道菜,等到我出獄的時候,就能找到一個好姑娘了。常言道要俘獲她的心,就先俘獲她的胃。」

Roby緩慢地進步著,漸漸可以獨當一面,當Alberto承諾自己的米其林大廚朋友,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職位後,Roby為自己許下了「七周豪言」。

因為表現良好Roby得到了保釋機會,七周後就是出獄時間,在Alberto的陪同下,他們來到倫敦馬里波恩區的米其林餐廳。那天Roby穿得漂漂亮亮,整個人都意氣風發,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因為閃閃發光的自由和未來。

兩個小時候,考驗結束,他獲得了一份年薪19000英鎊的工作,(摺合人民幣約16.4萬元)整個人如同重生一般。

這樣的改變不勝枚舉,開在監獄中的The Clink餐廳,不僅讓囚犯掌握一門技能,更給了他們重回正常生活的機會。

曾經的悲涼與無助,如今從一個個出獄同伴身上,看到了光明與希望。而這正是Alberto期望達到的。

餐廳的經營越來越好,囚犯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他們甚至主動裝飾這個可以改變命運的地方。繪畫、家具,甚至玻璃器皿上的雕刻,全都是他們一點點刻上去。

後來監獄有了自己的菜園,食材都是囚犯們親手種植的綠色蔬菜。一切井然有序,生機勃勃。

最開始擔心的惡性事件,一次都沒有發生過,讓人感到欣慰和吃驚的是,自從有了Clink餐廳後,High Down監獄監獄的再犯罪率,直接從70%降低到10%,成了意外之喜。

餐廳一時間聲名大噪,還吸引來了眾多大人物到訪,無論是國會議員、各路名流,還是公爵夫人來了,都要經過數道特殊流程才能進去用餐。


餐廳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甚至驚動了BBC,BBC給他們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叫《監獄餐廳》。

更神奇的是:Clink餐廳得到了政府和民眾的一致認可,至今已經發展了4家分店,開在不同的監獄裡面。
而且每一家都大受好評。倫敦17910家餐廳,Clink排第三。

威爾斯南部近900家餐廳,Clink排第二。

餐廳裡面的每一道菜里,都有希望的味道,每一位到餐廳就餐的人,給予最多的評價都是:
從他們上的每一道菜中,你感受到的不是擔心害怕,而是滿滿的真誠。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感謝那些不為施捨,只為引路的「明燈」。

Alberto最大的成功,不在於開了多少家餐廳掙了多少錢,而是拯救了許多本已絕望枯萎的靈魂。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讓我們感動,大概就是它向我們展示出:
不論身份高貴或者貧微
不論過往榮耀或者不堪
不論改變容易或者艱辛
......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著一些同樣的東西,那就是
愛與希望
只有愛與信任,才能拯救自己和別人;只有擁有希望,一切艱辛的改變才會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96160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