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英國科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於1871年出版了一本書——《人類的由來》,而在書中提到了有關於身體上無用的器官。這些器官對身體沒有用處,便會在未來人類的進化發展演變中漸漸退化然後消失。
以下讓我們介紹由Bright Side所整理出15種在未來會慢慢消失的人體器官。
1. 腳趾頭

人們過去都是依靠腳趾頭來保持平衡,但隨著平衡中心逐漸向內移動,腳趾頭在平衡上也甚少起到作用。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很快人們便不再需要腳趾頭。
2. 體毛

臉部的毛髮好比眉毛能幫助我們阻擋汗水流入眼睛,而鬍鬚能幫助吸引異性,大多對我們有用,然而大部分的體毛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
3. 智齒

早期人類之所以有智齒,是為了咬嚙難啃的骨肉及粗糙的植物果腹。如今食物比較精細,也不再需要費太大的勁咀嚼食物,智齒就失去作用。現在智齒的唯一作用就是增加牙醫的收入。
4. 動耳肌

動耳肌能使一些動物如兔子、小狗能靈活地轉動它們的耳朵。人類也有動耳肌,這也為什麼一些人的耳朵能動,但其實並無什麼作用。
5. 掌長肌

這是手腕處的一塊肌肉。在垂吊、攀爬時起重要的作用,不過現在已經逐漸退化,很多人身上都沒有了。
6. 尾椎骨

尾椎骨,也稱為尾骨,是人類椎骨的最後一個部分,亦是尾巴的殘留物,早已失去作用。
7. 鼻竇

鼻竇一共有四對,位於鼻腔附近,上頜竇在眼睛下方,額竇在眼睛上方,篩竇在兩眼之間,蝶竇在眼睛後方。醫學界至今對於鼻竇的作用還未清楚,但鼻竇平時充滿了空氣,也許是為了讓頭變輕也說不定。
8. 闌尾

闌尾位於腹部的右下方,盲腸內側,主要是為了幫助消化富含纖維素的植物,但現代人的飲食攝取動物蛋白較多。
9. 男性*乳*頭

男生之所以和女生一樣擁有*乳*頭,是因為在早期胎兒發育的階段並沒有性徵,直到後期性激素才導致胎兒有了性別,而這時*乳*頭已經發育成形了。男性缺乏泌乳刺激素,因而無法產生母乳,乳*頭*也就沒有用處。
10. 第三眼瞼

第三眼瞼,又稱為瞬膜,覆蓋在結膜上以保護角膜和清除異物,並且防止眼睛過分乾燥。很多鳥類和爬行動物皆有此特徵,而人類只在眼角內保留了一小部分。
11. 前鋸肌

前鋸肌是將肩胛內側向前拉的胸部肌肉,幫助人類以四肢行走,但後來人類進化至用兩條腿行走,也不再需要前鋸肌。有些人只有一塊前鋸肌,有的沒有,一些則有兩塊。
12. 達爾文點

達爾文點是人的耳輪後上部內緣的一個小突起,每個人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有的人幾乎沒有痕跡,有的人則有明顯的突起。達爾文點是為了幫助我們聚集遠處的聲音。
13. 第十三對肋骨

我們的近親,黑猩猩與大猩猩都有額外一對肋骨。大部分的人只有12對肋骨,而僅有8%的人有額外一對肋骨。
14. 頸肋

頸肋是一種先天性的畸形肋骨,可能由爬行動物時代留下的身體結構,目前仍有少於1%的人擁有頸肋。有些人只會有一個在左邊或右邊,有些則兩邊都有。而頸肋經常引起神經和動脈問題。
15. 豎毛肌

豎毛肌主要幫助動物豎起毛髮,使動物能夠保暖或嚇阻敵人。人類也有豎毛肌,但在大量身上的毛髮減少後,豎毛肌也只能讓人類起雞皮疙瘩而已。
這些器官大概要經過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才會完全消失,所以在我們有生之年是不太可能見證到這些身體器官消失。
不過小編認為腳趾頭消失有點可怕,那以後就不能穿人字拖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