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1 18:40:28
春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1978年的改革開放正式開啟了中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序幕。算上今年,已是四十年整。
攝影師王福春專注拍攝火車題材,他乘坐火車上千次,行程十多萬公裡,拍攝萬余張底片,記錄下這些年來火車上的情景,被 IPA 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三十位攝影師之一。
不同於以質疑與批判為主導的視角,王福春的鏡頭,呈獻了一種極富韻味的「過日子」式東方哲學:旅途中除了我們所熟悉的艱辛與無奈,還有少見的溫情與幽默。正如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所說的那樣:「中國人的日子就是一點點這樣過來的。」
1995年 蘭州站 趕火車的人在扒車廂
1995年 武漢—長沙
由於車廂擁擠,沒有坐票的小伙子靈活得把身子靠到了座椅靠背上。為了平衡,他用一隻手抓住了行李架
1993年 成都—昆明 擁擠的車廂讓疲倦的旅人昏昏欲睡
1991年 綏芬河—哈爾濱 眼神戒備的父親緊抱著幼小的嬰孩
1995年 武昌—南寧
這是王福春最難忘的一張照片。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滿身汗泥,她疲憊地依靠在車門頭,在這個狹窄逼仄的角落裡,站著睡著了。
1997年 哈爾濱—濟南 孤獨的旅途、倒退的風景與未知的遠方
1994年 沈陽—大連 九十年代的大哥大,已經迅速被更輕便智能的通訊工具所取代
1995年 齊齊哈爾—北京 小狗正眼饞著一盒方便麵,那個時候還允許攜帶寵物上火車
1999年 哈爾濱—牡丹江 列車為增加收入,出租給旅客的流動小電視
1995年 西安—西寧 無法下車的乘客在向火車站內的沿線商販購買商品
1998年 東方紅—牡丹江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列車專設的放像車廂
1996年 廣州—成都 火車下鋪裡甜蜜依偎的情侶,這也是王福春最受外國人青睞的一幅作品
1995年 西寧—鄭州 相互扶持,老來作伴
1994年 北京—哈爾濱 年輕情侶含情脈脈的眼神,背光的角落裡合二為一的剪影
1998年 齊齊哈爾—北京
為女乘客號脈的,是普陀寺九十二歲的老方丈,去齊齊哈爾寺院看望他一百多歲的師父
1999年 九龍—上海 獻哈達的僧侶
1994年 北京—沈陽 乘客悠閒地搓著麻將打發旅途時光
1996年 北京—呼和浩特 鑽進座椅罩睡覺的乘客
1996年 廣州—成都 中鋪的女乘客拉起了二胡
1998年 哈爾濱—齊齊哈爾 把結婚照帶上火車的乘客,是不是臉上正洋溢著幸福呢?
1999年 北京—烏魯木齊 長途列車的臥鋪車廂裡,大家做著同樣的體操動作舒展筋骨
參考來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