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長島3胞胎嬰兒時期就被拆散,各自在不同的寄養家庭生長,直到大學時期3人才重逢,卻因此揭開了背後一段殘忍的社會學實驗。
英國《都市日報》報導,3胞胎中的其中一人羅伯特(Robert Sharfran)多年前就讀大學時,被室友告知不管是笑容、頭髮、表情、走路、說話的方式,都和自己的前室友艾迪(Eddy Galland)十分相似,最後在室友的幫助下,羅伯特和艾迪相認了。
這起事件被當地媒體報導,第三名兄弟大衛(David Kellman)看到新聞後,也主動聯繫並認親,3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不是獨生子,而是3胞胎,並意外查出他們是因科學實驗,遭到人為強制拆散。
當時,好不容易才團圓的3兄弟,還相約轉至同間學校就讀、一起住,甚至合開餐館,彌補失去的時光。
報導引述羅伯特以前的談話,他表示很高興能找到親兄弟,當下那種喜悅的心情,前所未有、難以言喻。有趣的是,3人有不少相似處,包括吸同品牌的菸、愛吃義大利食物,以及偏好較年長的女性等。然而不幸的是,艾迪在33歲那一年,因憂鬱症輕生逝世。
據瞭解,1960年代美國的精神科醫師紐鮑爾(Peter Neubauer)為了研究「先天v.s.後天」對小孩的影響,將多對雙胞胎或三胞胎分別送到背景相似的寄養家庭。養父母們並沒有告訴孩子們他們還有其他的兄弟,但每年都會帶他們去找紐鮑爾進行行為測試,並且紀錄孩子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例如第一次騎腳踏車,供紐鮑爾研究。1961年7月出生的羅伯特、艾迪與大衛,便是其中3名受試者。
據報導,紐鮑爾2008年過世前,始終堅持自己的不人道研究,是「正確的事」,但羅伯特與大衛認為,他們不是研究的參與者,而是「受害者」。
美國現行的法律並沒有辦法替羅伯特與兄弟討回公道,但他們無奈又戲劇化的人生,近期將透過華爾德(Tim Wardle)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暫譯:三個相似的陌生人),再次現於世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82867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