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中這個地方比冷宮更神秘,從不對外開放,溥儀曾道出真實原因

| 2018-01-15| 檢舉

 

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閱讀小編的文章哦!不過閱讀雖好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用眼健康哦,每次看手機一小時後一定要停下來休息10~30分鐘哦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每個王朝都會修建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時至今日,那些豪華宮殿基本都毀於戰火,保存至今的只有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以前叫紫禁城,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中的精華,其中蘊含的價值已經不能估量,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次年,紫禁城改名「故宮」,並首次對外開放。從此,原本皇帝的私家住所,變成了展示中國輝煌文化的旅遊景區。

如今,故宮雖然很多地方都可以參觀,但仍然有一些地方是不對外開放的。比如冷宮,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劇中聽到「打入冷宮」的話語,但其實故宮中沒有任何一個地點真正叫做冷宮,冷宮只是被冷落的妃子所居住地方的統稱。而冷宮不開放的原因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陰氣過盛、靈異事件等等,只是因為殘破不堪,沒什麼欣賞價值。同時年久失修,考慮到遊客的安全,因此不對外開放。

除了冷宮之外,故宮中還有一個神秘的地方也是不對外開放的,而且這個地方不同於冷宮,它是名副其實存在的,而且對清朝皇帝十分重要,那就是故宮中的雨花閣。

雨花閣是一處佛堂建築,而且是故宮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是清代宮廷中藏傳佛教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它位於故宮外西路春華門內,是故宮西部建築群中最高的一座。清朝皇帝很多都信奉藏傳佛教,對於雨花閣這樣的重要場所,一定是十分重視,因此,雨花閣自然具有很大的藝術價值。但是為什麼雨花閣不對外開放呢?據說溥儀去故宮遊覽時道出了真相!

清朝滅亡後,末代皇帝溥儀並沒有和以前的亡國皇帝一樣家破人亡,而是在解放後繼續活了很長時間。據溥儀自己回憶,他當皇帝的時間始終都在被人控制,成為普通百姓後,反而感覺生活過的更加充實快樂。

有一天,溥儀的同事邀請他去重遊故宮,溥儀想想沒什麼事就答應一起去了。到了故宮門口後,他的同事遞給他一張門票,溥儀驚訝的問道:「到這裡來,我還得買門票?」同事見狀,立刻明白了溥儀的想法,連忙解釋道:「現在故宮對外開放,進去的人都要買門票,拿門票收入做管理修葺故宮之用。」溥儀聽後沉默片刻,默默進去了。

溥儀和他的同事在故宮中東轉西走,並偶爾為他們介紹一些特殊的景點,最後一行人來到了雨花閣前。此時,溥儀看到雨花閣前聚集了一群人,而一位導遊正在頭頭是道的講解著。導遊說:「這裡是雨花閣,是皇宮中最大的佛堂,裡面供奉著很多珍貴的佛像,因此不對外開放。」

在溥儀耳中,這種說法明顯是錯誤的,因此情不自禁說了一句:「胡說八道!」導遊聽了自然十分不滿,生氣的回應溥儀:「你怎麼知道是錯誤的?」溥儀不慌不忙的解釋道:「這雨花閣中供奉的佛像是很珍貴,但並不是不對外開放的最重要原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第四層供奉了一尊歡喜佛,對外開放有傷風化。」

導遊還是不服,說道:「你又沒進去過,怎麼知道裡面的狀況。」溥儀說:「這尊佛像的主要用途就是供歷代皇帝了解男女之事,我在娶文繡和婉容前上去過一次。」說完,溥儀才發現可能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於是拉著同事匆匆離開。過了片刻,人群中才有人反映過來,原來剛剛的那位老人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非常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使您更上一層樓,如果您有什麼想法或者同意見都可以發表在下面的評論區里哦!歡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7967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