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塘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倉央嘉措的愛真的是好廣啊!
文、圖:李麗萍
「西藏的天有多藍?」
「去西藏的路會遇到信仰嗎?」
一連串的問題,纏繞心中。
一直在西藏路上行走的朋友告訴說:「去吧,去看看,就知道了,帶著隨遇而安的心去看看西藏。」
2017年的秋天,踏上國道318,西行走往西藏…
西藏不是拉薩,西藏在路上。
虔誠的信仰,就是西藏的藍。
20年前讀過《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藍》後,想看看西藏藍天的願望就埋在心裡。6年前種籽萌芽,走過香格里拉、大理、麗江、東川、新都橋、瀘沽湖、稻城、亞丁和色達,默默期許踏上西藏。
布達拉宮、大昭寺、納木措等黃金景點,許多人耳熟能詳,怒江72拐、通麥天險、古鄉湖、然烏、波密等,不是名不見經傳,而是外國人從陸路到西藏旅遊的入藏函難辦,外賓唯有搭火車(青藏鐵路)和飛機到拉薩,行程上壓根兒不會到這些地方。
「西藏的天有多藍」、「去西藏的路會遇到信仰嗎」,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在西藏路上行走的朋友告訴說:「去吧,去看看,就知道了,帶著隨遇而安的心去看看西藏。」2017年的秋天,踏上國道318,西行走往西藏。
拖著20寸行李箱,帶上單反相機,坐上包車師傅天鷹的車子,和6位陌生的中國遊客出發西藏,三位90後,一位60後,兩位70後,不同背景和生活習慣的人,一起在高原上行走,路上可能面對高山反應,必須互相包容和照顧。

稻城的尊勝塔林,據說當年釋迦牟尼涅槃時,眾多眷屬祈求世尊法身長駐,佛陀便囑修尊勝塔,並親自加持開光,以此代表法身。
行走國道318沿途最美
川藏線有南北線之分,北線和南線都從成都出發,南線(國道318)全長約2250公里,北線(國道317)約2800公里,北線風景以人文景觀及藏傳佛教寺廟文化為主,南線主要以自然風光居多,就路況而言,南線路況好於北線。
從海拔500公尺的成都到海拔3650公尺的拉薩,國道318最高海拔點是東達山口5130公尺,路途平均海拔3000公尺,在高海拔地區旅遊,避免高反(高山反應)的最佳解藥,就是不要老想著高反。
行程第二天,同行的雙雙和丁丁,就在新都橋高反了,一路暈頭轉向、嘔吐反胃、頭疼,情況延續到第三天,她倆被送往稻城醫院緊急輸液和吸氧,她們的西藏行也在稻城結束,從世界最高海拔的亞丁機場返程了。
接下來的15天,就只剩4個「報復心挺強」的老中青女生,一路陪著天鷹;來自廣州的蘇蘇妹子,貴州的楊姐、黃姐和我,一路吃好睡好玩好,直到行程結束。
西藏行第一段行程,既國道318,是整個行程最美麗的風景所在處,全程2800多公里,從成都出發到達拉薩是10天時間。
我們從成都出發,經過雅安、海螺溝、康定、新都橋、雅江到理塘;從理塘折轉省道217到稻城、亞丁,再折返理塘、巴塘、芒康、左貢、幫達、八宿、然烏、波密、通麥、魯朗、林芝、八一、墨竹工卡,最後抵達拉薩。

黃昏抵達折多山觀景台,遇到了日照金山。
留住歲月的序曲
2014年秋天曾到稻城亞丁,再次拜訪,那紅黃交錯的景色,依然讓人深深感動,憶起那年的大香格里拉游,頓時很牽掛當年一起出遊的朋友。從稻城開始,一路西行到拉薩,我們「一路掃黃」,路途儘是美得令人窒息的秋韻。
說起理塘,不得不提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西藏史上著名詩人。倉央嘉措送給理塘的情詩這麼寫: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倉央嘉措一生從未到過理塘,但這個地方確是他心靈深處最傷感的地名,因為理塘,是他愛人的故鄉。
理塘海拔4000多公尺,自古以來就是茶馬古道重鎮,理塘在藏語是「平坦如銅鏡的草壩」,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一片湛藍的姐妹湖,讓人心曠神怡。過了理塘,也就是入藏的第一站,但是這裡仍是四川省的甘孜縣內。
從成都到芭塘大約790公里的路,必須翻越折多山(海拔4290公尺)、高爾寺山(海拔4412公尺)、剪子彎山(海拔4659公尺)、卡拉子山(海拔4718公尺)和海子山(海拔4675公尺)。
在秋天翻越高山是怎麼一回事?登高望遠,看著高山逶迤綿延,重巒疊嶂,只恨時間一直往前,行程必須得走下去,眼前的一切,都是歲月的序曲,只有將美好記憶放在心裡,單反永遠不能記錄眼前所看的一切。

「怒江72拐」,蛇形的山路,從下而上拐完要1小時半,到怒江峽谷上俯瞰怒江,心一點也不怒,因為山高江大啊!
川藏99道彎風景浩瀚
芒康是西藏和四川的邊界,進入西藏界,無論是中國公民或外賓,都必須接受重重的安檢,入藏函和護照無數次的過檢,直到離開西藏境內為止。
「怒江72拐」位於川藏南線上昌都邦達至八宿區間,也稱「川藏99道彎」,這裡並不是什麼景點,但是從山底盤繞到達最高點時,停留在山上俯瞰蛇行的山路,壯觀已不在話下。72拐之後,到怒江大峽谷,會陶醉在這浩瀚的風景中。
然烏湖在藏語是「山羊奶一樣的湖」,是雅魯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頭。湖北面有來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邊,冰雪融化時,雪水流入湖中,因此湖內經常保有豐富的水源。
然烏湖邊是綠茵茵的草原和莊稼,湖邊山腰上則是悠悠山林,山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和灌木叢林帶,山頂白雪終年不化。在霏霏細雨中游覽然烏湖,雨中賞秋景,又遇上那一瞬間的雨中彩虹,美景可遇不可求啊!

這就是信仰。
人生是一場修行
走在國道318上,無論是春夏秋冬,路上都會遇到三步一跪一磕頭,然後行五體投地朝拜的虔誠藏民,藏民向聖城拉薩前進的信仰精神,除了欽佩和感動,沒有任何文字可以形容心中的激動。
前往波密的路上,我們遇到四川省阿壩的藏民,一家5口從家裡出發已走了將近3個月,他們在寒凍中,風雨無阻向聖城走去,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波密古鄉湖的仁青客棧,是這趟西藏行最期望的一個地方。這些年來,一直聽說仁青客棧的故事,美麗的雪山、漂亮的藏族姑娘,還有好吃的佳佳面。
當人站在這很熟悉,但從來沒到過的仁青客棧時,思緒已經飄到遠方,突然間明白:「一輩子是一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這句話的意思,這裡的確很美。

細雨霏霏的然烏湖,煙霧渺繞,仿如仙境。
通麥天險川藏線最危險路段
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雅魯藏布江下游的二級支流,從帕隆藏布南岸匯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是藏東南海洋性冰川,是最靠近川藏公路,進入方便的冰川景點。
不過,走在川藏線上,無需購門票的冰川實在太多了,米堆冰川景區可不去玩。在這裡我們遇見了孫燕姿,她的「遇見」成了景區主題歌。
如果通麥大橋沒有通車,或許,就不會有這趟西藏行。通麥天險是川藏線最危險的路段,這裡是「亞洲第二大泥石流群」,沿線山體土質疏鬆,高山滾石難以預料,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風雨或冰雪融化,泥石流和塌方都會發生,加之路窄,通麥和排龍一線是川藏線開車師傅最「害怕」的地方。
走在通麥大橋,天鷹說:「我在隧道困過,客人走路出隧道,被前方緊急招來的夥伴接走,我一個人在這裡天寒地凍的度過兩個晚上。」
通麥大橋在2016年4月通車,通麥大橋、排龍溝大橋和數座隧道,將原來的20公里爛路減到5公里多,穿山隧道和跨河大橋建成,通麥天險也成為歷史。
天鷹讓我們走過隧道旁的不到2公里的通麥天險路段,走過這段路,只想說:「川藏線的師傅們,辛苦了。」

走在藏區,經幡飄揚的景色到處可見,卡拉子山口的「經幡海」非常壯觀。
南迦巴瓦峰冰山之父
南迦巴瓦峰,藏語為「直刺藍天的戰矛」,主峰高7782公尺,有冰山之父的美譽,也有「羞女峰」的暱稱。圍繞南峰的是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彎峽谷,要看見南迦巴瓦峰得看天公臉色,運氣好就可以在魯朗觀景台看見,我們運氣不好,峰的影子都沒看見,這裡是西藏行,唯一覺得寒到入骨的地方。
魯朗是個森林群山環抱的寧靜小鎮,西藏旅遊崛起,鎮上已規劃成旅遊點,田園風光、遠處群山、雲霧繚繞、高山草甸,加上「舌尖上的中國」大力推薦「魯朗石鍋雞」,魯朗非去不可,這趟西藏行,最令人懷念的美食,就是「魯朗石鍋雞」。
林芝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的寶座」,也被稱為西藏的江南,有世界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不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西藏最「坑爹」的景點,不去也罷。林芝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春天看桃花,才是到林芝的目的,秋天的林芝,一片金黃色的青楊林。
過了林芝,拉薩已經不遠了,西藏不是拉薩,西藏在路上,拉薩是另一個故事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