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身體有恙,有很多人便束手無策,甚至火急火燎的奔赴醫院,將所有希望寄託於醫生身上。其實有些病症的治療也完全可以靠自己來完成,也就是在家動動手的事兒。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10大常見病的自救方法,讓你輕鬆在家就可以做到,更重要的是不僅療效好而且也不用花一分錢。

養生穴位1:太白穴,緩解腳痛
位置:將一隻腳擱在另一條腿上,會看到腳部中心有一條橢圓形的弧線,這就是足弓。這個弧線的起始點,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走一段路後會發現腳部疼痛,回家就脫掉鞋捏捏腳,可有效緩解腳部疼痛。其實,這是因為您按摩刺激了腳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會有減痛的效果。
專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採用脫掉鞋襪,將腳立起,用另一隻腳的後跟來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這樣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這是因為除了腳部更好使勁外,是取身體左右平衡的原理。身體長得很對稱,左右腳、左右手都是兩兩相對的,就像天平的兩邊。在按摩時,有意識地用身體的一側來按摩另一側,可以更好地調節身體的平衡。

養生穴位2:委中穴,排毒祛濕,緩解腰背痛,趕走關節炎
位置:委中穴位於膕窩正中,即在膝蓋骨後背的凹陷處,就是委中穴。
操作方法:對於此穴的按摩方式以拍打為主,每次拍打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兩週拍打一次。
功效:該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長期拍打可以趕走關節炎。此外,肩周炎患者還可試試把右手指從後背盡量對左手指尖,再反過來。通過這樣交叉,類似搓澡的動作,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後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濁。

養生穴位3:陽池穴,保護腕
位置:陽池穴和大陵穴分別在手腕的背面和內面,也就是腕背橫紋的中點處。
在中醫中,許多穴位是兩兩相對、互相匹配的。陽池穴和大陵穴就是這樣一對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後保護著腕關節。關節是身體當中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手腕。
打電話時可以按摩這兩個穴位:用肩膀夾著話筒,站起來,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壞處,還可以保護手腕。

養生穴位4:內關穴,強心臟,調心律,趕走冠心病
位置:內關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橫紋上面兩橫指,我們稍微用點勁,有兩個大筋,在兩個大筋之間就是內關穴,輕輕按壓有一種很酸脹的感覺。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經常按摩內關穴,就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心臟的作用,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還可以治療暈車、暈船等,對懷孕前3個月噁心、嘔吐的妊娠反應療效也很好。按摩內關穴時,可沿著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幣側輪滾動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時。
功效:內關穴是對心臟調節作用最強的穴位之一。點按內關穴能強心、調節心律、緩解胸悶,能夠治冠心病。

養生穴位5:陰陵泉穴,幫助腿部消腫
位置: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個突起的骨頭,順著骨頭的下方和內側摸,會摸到一個凹陷的地方,這裡就是陰陵泉所在位置。
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務後,會發現自己的小腿腫脹。這是小腿長期在同一姿勢下,氣血無法順行而導致的腫脹。這時候要用「小腿消腫穴」陰陵泉。每天在這個穴位刺激3-5分鐘,讓氣血順利通行。另外,盡可能不要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有利於全身的氣血循環,避免身體的僵硬。

養生穴位6:曲骨穴,消除前列腺炎
位置:在小腹部,由肚臍從上往下推,會觸摸到一個拱形的骨頭,這塊骨頭就是恥骨,在這個拱形邊緣的中點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統的關聯最大。但凡與之相關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調理月經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個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緩解前列腺的壓力,解決尿頻尿急等小便問題。

養生穴位7:然谷穴,趕走糖尿病
位置:然谷穴位於足內側緣,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個骨節縫隙,這就是然谷穴。此便是然谷穴了。
操作方法:可以在晚上洗完腳之後,用大拇指用力點揉然谷穴,直到該位置能能明顯感覺到有酸脹感為止,可以左右兩隻腳替換按揉。
功效:然谷穴是升清降濁、平衡水火的首選穴位,它保健作用也是相當顯著的,最常用的就是治療煩躁口乾、咽喉腫痛,對糖尿病及遺尿、遺精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堅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養生穴位8:足三里穴,寧心安神降血脂
位置: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位置,在取穴時可以將手掌心正對膝關節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達外側即是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可以在每天早晚的時候,用食指按揉足三里穴一次5~10分鐘為宜。
功效:足三里穴具有強壯作用,是保健要穴。有降脂、寧心安神、疏通經脈的功效。
養生穴位9:後溪穴,趕走頸椎病

位置:在取該穴時可將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後溪穴。
操作方法:可以用拇指的指腹按揉此位,注意在按揉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
功效:後溪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夠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養生穴位10:天樞穴,通腸道,治便秘
位置: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此處就是天樞穴。
操作方法:對於天樞穴的按摩方式主要以敲打為主,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5~10分鐘,敲至小腹發熱為止。
功效:天樞穴是臨床常用穴位,其應用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經常按摩能夠起到通腸道,治療便秘的作用。
本圖文轉載整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將會在最短時間刪除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就幫我按個「贊」分享吧,是我繼續尋找好文章的動力喔!
【這是一個讓你放鬆,增進知識的天地粉絲團】 點個讚以示鼓勵喔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