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0個月大的男嬰,必須動手術擊碎結石。
(杭州18日綜合電)中國浙江一名才10個月大的男嬰,因為尿道感染而引發腎結石,讓小小年紀的孩子必須動手術擊碎結石。
「當時真的驚呆了,出生才10個月的孩子身體內怎會有大結石?」浙江台州一名父親,說起只10個月大的兒子患上怪病時,一直搖頭。當地醫生則指,該名嬰兒是因尿道感染而出現感染性腎結石,而「元兇」正是太緊貼身體的尿片。
「孩子容易感冒發燒很平常,不過奇怪了,這孩子的燒竟然持續個把月。」患上感染性結石的男嬰小愛,今年9月才出生。據小愛的父親表示,今年8月中旬小愛開始發燒,最高至40°C,一開始時家長也沒特別在意。某次檢查,台州當地醫生意外發現,小愛左腎有一顆直徑2毫米左右的結石,「這對於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來說,應該說是巨石了」,且左側腎積水還伴輸尿管擴張。
醫生同時發現,小愛持續發燒真正原因是尿道感染,其腎臟的結石應是感染性結石。由於當地醫院條件限制,小愛在上月中旬被轉送至浙江省人民醫院。該院醫生以創傷最輕微的超細經皮腎鏡手術,將小愛腎內的最高約兩毫米的結石用雷射擊碎,再衝出體外。
浙江省人民醫院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俞蔚文表示,結石形成有多種因素,感染性腎結石是其中的一種,一般人對此所知甚少,嬰幼兒結石一般以代謝性原因為主,如服用不潔奶粉或基因異常。感染性結石一般是先發生尿道感染,再引起結石。
俞蔚文說:「嬰幼兒尿路(道)容易發生逆行感染,司空見慣的比如父母給孩子長時間使用尿布及尿濕沒及時更換,或乾脆『春光大泄』——讓孩子太早穿開襠褲,使尿道口常受糞便和其他不潔物的污染。」
俞蔚文指,小愛幾乎尿片不離身,裹得嚴實,夏季溫度又高,利於細菌在胯下生長繁殖,加上其小包莖等多種因素,小愛出現尿道感染,導致結石形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