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我的家,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家裡只剩五十多歲的老爸,十三歲時母親的意外去世讓父親變得沉默少語,今年大學已經畢業,一個多月終於將工作落實,還是打算回來看看父親,或許以後繁忙的工作壓力,回老家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

父親雖然只有五十多歲,家裡繁重的農活已經讓他的頭髮花白,一個人默默耕耘著五畝多地,原來農閒時父親會去工地打一些零工,但一次從腳手架上摔倒腰,至今無法太吃力,所以現在只能在家靠下網籠補貼家用。

我們這捕魚都是這種小籠子,它的構造簡單,農村原來的都是竹子編制的,牢固可靠。但捕獲量小。

夏季,氣溫高,白天水溫也高,黃鱔一般在晚上活躍些,覓食旺盛也是晚上,所以每天傍晚父親都會挑著網籠去下網,早上去收。

父親已經深知黃鱔的習性,像這樣有許多野水草,根莖部分在水中葉子等浮在水面甚至立在水面,很厚的水草中很大程度上就隱藏了黃鱔的蹤跡,而且它們喜歡在這裡面覓食。

第二天我還沒醒來,父親已經收著網籠回家了,兩擔網這麼捕獲這麼幾條黃鱔,記得小時候兩條網就能捕獲一餐,現在越來越難。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野生稻田黃鱔 ,2-3兩左右88元/斤,4-5兩108元/斤,半斤以上已經見不到了。

這樣的價格雖然父親每天都有收穫,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一條也捨不得吃。我上大學的學費就是父親這樣一點點辛苦攢下的,家境雖然「拮据」,但父親從來沒有求過人。父親的「小氣」在村裡也是出了名,晚飯父親總是趁著月光坐在小院裡吃,家裡的燈都很少用。去年一年的電費父親沒有超過兩百。

今天父親把現抓的幾條黃鱔都殺了,一條也沒捨得賣。我每一次的回家那段時間父親都是最大方的,農忙時有時一鍋稀飯,父親就是一天。母親的離開,父親為我洗衣做飯將我送入大學,送入社會。我對父親只有深深是敬意。

今天父親特意做了三菜一湯,我們爺倆喝了一斤白酒,兩個男人掏了心窩。父親對母親的思念我深知,但我不想提起母親讓父親紅了眼眶,「一生所愛」我能理解。「你也大了,我的任務也快完成了,腳踏實地一個人在外好好照顧自己,老爸只要還能幹的動,一定會幫你」父親簡單的話讓我鼻角一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60257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