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保險套使用量將突破百億 保險套市場或面臨一場大洗牌

近三十年間,中國消費市場有兩種東西沒有發生過什麼變化。一個是報紙,從發行到現在價格幾乎沒怎麼變過,樣子還是老樣子;另一個就是保險套,從被發明已來,保險套的樣子和價格也沒怎麼改變過。

不變的是價格和模樣,改變的是它們的銷量,報紙從全國人民都閱讀的時代變成了單位和老年人的訂閱習慣,安全套也從街邊巷末難覓蹤跡到現在所的超市便利店幾乎隨處可見。隨著全球經濟文化的交融,中國人的觀念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中國人使用安全套和相關的情趣用品也變得越來越多。

據中國報告大廳研究,目前中國安全套行業以每年15%的增量增幅。市場研究機構透明市場研究(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估計,到2024年,中國的安全套製造工業還能有每年大約12%的增幅。這個市場穩定增長的潛力超乎人們的想像。

另有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中國人年使用安全套71億隻,2016年為96億,到2017年這個數值可以肯定將突破100億。

而在2014年,中國保險套生產線僅在廣州、桂林、上海、青島、天津、大連、瀋陽等7地共有生產線約50條左右,有限的產能似乎有些跟不上不斷擴大的市場。然而就在這三年時間裡,中國保險套市場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劇變一:中國計生委採購保險套從定點採購轉變為招標採購。

這條消息在傳出之際可謂震驚了整個保險套行業,這意味著從前那些只需要供應國家計生委採購就可以過得舒舒服服的大廠家被重新丟進了市場熔爐。

從前每一年國家計生委在各大廠家定點採購約10億支以上的保險套,定價也是大家商量著辦,一些大廠僅靠計生委的訂單就可以養活整個廠幾百號人。現在國家計生委通過投標的方式採購,不僅壓低了採購價,也迫使那些定點廠商另尋生路,從而刺激市場,提高市場活力。另一方面,更多的資本也可以趁著水渾殺進這個發展迅猛的行業。比如這幾年湧出來的大象、中川等品牌。

劇變二:保險套材質從天然乳膠橡膠轉變為多材質共鳴格局。

許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自已所使用的保險套是什麼材質的,但是如果仔細觀看外包裝就可以發現大多數保險套包裝盒上面印有這樣一行字:天然乳膠橡膠保險套。

不錯,在過去大多數保險套都是使用天然乳膠橡膠作為生產原料,但是不久前先有蘭州科天發布了中川001這樣一款全新的使用水性聚氨酯作為生產原料製作的保險套,後有桂林恆保上市了倍力樂烯薄這樣一款使用石墨烯添加物做為原料的保險套。

這兩種新型材料各有特色,聚氨酯在強度上比天然乳膠橡膠更高且耐穿刺,而石墨烯不僅強度和彈性更好,而且還具有抑制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細胞的能力。都可以說是打破中國保險套行業格局的產物。

而且你以為他們只是小打小鬧嗎?據傳這兩家廠商都已經為新品建好了十億級別的生產線,只待市場銷路打開就會全力投產。只要中國消費者接受了這兩種新材質,保險套這個行業必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技術升級是一個行業想要變革的必要手段,資本的介入則是推動力,如今中國保險套行業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或許一場行業大變革就在眼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5647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