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長白山下悅來小鎮,住著一戶董姓人家,世代行醫採藥家境殷實。董老爺子勤儉執家,靠採藥濟世攢下些許家產。董家有二子,大兒子董洪鳴忠厚老實,繼承父親衣缽行醫採藥,二兒子董洪霖精明通達,掌管董家藥材生意。兩個兒子相輔相成,生意日漸壯大,門楣光大。
大兒子娶妻趙氏,育有一兒,董書欣。二兒子娶妻徐氏,生有一女,董淑青。董老爺子兒孫滿堂,晚年享盡兒孫福,九十高齡溘然辭世,臨終遺囑二子不得分家另過,需相扶相攜。
轉眼七載,董家二子謹遵父親遺命,哥哥採藥行醫,弟弟經營藥材生意,兩家人和睦共處,買賣也是越來越好。天有不測風雲,哥哥在一次上山採藥時,不慎墜入山崖而亡。董洪霖為哥哥操辦完後事,苦於無人來繼承行醫之業,只有外聘醫者坐館。
卻說嫂子趙氏雖賢惠淑德,但是性格懦弱,董家產業皆由小叔董洪霖一人打理。兒子董書欣自小得父母溺愛,養成好吃懶做習慣,儘管沒有紈絝子弟之惡跡,卻也是終日不思進取,於安逸中晃晃渡日。趙氏和兒子對小叔十分信任,生意上的事兒從不插言,盈虧亦不過問,每月按例從帳房處領取生活費,也是給多少接多少,事事無計較。
日子一天天過去,一晃便是三年,董書欣已經十五歲,仍是一副吊兒郎當模樣,在自家店鋪只做些輕腳的活,遇到難辦之事兒要不推給叔叔,要不左推右擋躲閃。時間久了,嬸嬸徐氏便生諸多怨言,經常在丈夫面前抱怨侄子這樣不爭氣,如何能置業執家。
董洪霖最初並不在意,妻子嘮叨久了,也被不爭氣的侄兒弄得心煩意亂,無奈自己膝下只有一女,撐不起家業,看來真應了那句「富不過三代」的老話。妻子徐氏不停地嘮叨著要分家,董洪霖被不勝其煩,無奈之下便與嫂子趙氏協商。趙氏本就是無主見之人,多年來一直小叔子照顧著,心裡里早已過意不去。當小叔提出分家時趙氏也沒有爭辯,看到沒有看協議書便與兒子簽了字。但是讓母子二人沒想到的是分到手只有破舊的醫館,以及些許銀兩,嬸嬸說這是這些年醫館賺的錢,而藥材生意盈利卻一分也沒有分與娘倆。
董書欣氣憤之下找叔叔去理論,在叔叔嬸嬸面前大吵大鬧了一通,最後被下人們趕了出來,嬸嬸說協議已經簽字畫押沒得商量,還說其他的錢財是自家老公經營所得,與其他人無關。就這樣兩家從此成為陌路,大門緊閉再不來往。
董書欣的母親很是懦弱,還是不爭不講的態度,只是囑咐兒子書欣照顧好醫館的生意。可是沒多久,董書欣便告訴母親醫館經營不下去了,醫館藥材都是在叔叔的藥鋪按市場價進貨,再賣給百姓價格過高,許多人都是在醫館看病卻不抓藥,只能賺取看病費用。而這點收入還不夠坐館醫生的工資,幾個月下來,連最初分得的些放銀兩也虧完了,坐館醫生已經打了退堂鼓要辭職不做了。沒辦法,一沒醫生,二沒錢,只有閉館一條路了。
然而,叔叔的藥材生意還是一如既往地紅火,更可氣的是嬸嬸把徐氏親戚都安插了進來,也許再過若干年董家產業要為徐氏所有。董書欣儘管很氣憤,但是母親不爭,叔叔不言語,他無論如何也過不了嬸嬸徐氏這一關。
董書欣關閉醫館後,家裡再無任何進項,看著銀兩隻出不入,早晚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漸漸心急如焚起來。他身無它技無以養家伺母,但是從小在私塾也念過幾年書,於是便把父親留下的醫書找了出來。儘管學醫是不可能的,但是書里有許多關於草藥的記載,他準備按圖索驥進山去採藥,起碼這樣可以保證母子二人餬口。
書欣本就不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只因為家境殷實,才無進取心。如今自己和母親面臨生存問題,才激發他,同時也是向無情的叔叔宣戰,他要證明沒有董家的財產他照樣可以活得很好。一年下來,他將山中草藥認全了,憑著一股子倔勁解決了母子二人的生計問題。
但是,村民進山採藥的人越來越多起來,山中所得僅僅夠餬口。並且,山中的草藥因為過度採集一年比一年少,經驗不老道的往往進山會一無所獲。書欣漸漸又整日愁眉苦臉起來,採藥儘管暫時可以養家餬口,但是想指望這一行出人頭地是無望的。
一日,在他出售藥材的時候,碰見了一位收藥材的老客,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當書欣談起抱負時,那位老客建議他在長白山中種植草藥,並主動提供種子,保證成熟之後全部收穫。儘管人工種植的草藥功效沒有野生的好,價格也相對便宜,但是可以大面積種植,量大自然有利可圖。
書欣在山裡開墾出一片林地,自己也搬到山裡居住,一心做起了草藥種植生意。幾年後,他的藥田開始盈利,規模逐漸擴大,靠草藥種植書欣發跡了。他在叔叔藥鋪對面也開了一家藥鋪,兩樣做起了藥材生意。由於有自己的藥田支持,書欣的藥材生意漸漸地超過了叔叔。
春風得間的書欣娶了鎮上最漂亮的女孩,婚禮辦得風風光光,宴席擺了三天三夜,全鎮的人男女老幼都來了,而且還不用禮份子,唯獨沒有邀請叔叔一家。書欣覺得他在人前終於揚眉吐氣,終於可以在叔叔面前挺直腰杆說話了。
宴席最後那天晚上,叔叔一家卻不請自來,書欣熱情將他們讓進內堂與母親坐一桌,但是誰都看得出他的微笑是那麼的不懷好意。正當他想用言辭奚落一下叔叔的時候,母親卻走過來把他按倒在地上,命令他向叔叔嬸嬸磕頭認錯。
原來董家發生的這一切變故,都是因為書欣的不上進。安逸的生活讓他無憂無慮,生活在溫室里怎麼能撐起家族的大梁,書欣不改變董家儘早要衰落。因此,叔叔與母親商量後導演了這齣分家劇情。
從那以後,兩家又生活在一起,謹遵董老爺子遺訓永不分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5556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