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日本女人正是多了這兩個字。如果要論美麗,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比日本美女更多,但要論溫柔,日本女人的溫柔舉世公認。對日本女郎,徐志摩的描述堪比唐詩宋詞的絕唱: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十九世紀,當鎖國的日本被美國人的「黑船」打開國門後,第一次有幸踏上長崎、江戶土地的歐美人,終於見識到了這個隱藏在大海深處的島國。對於日本男人,歐美人只有一個詞形容:醜陋。而對於日本女人,歐美人吃驚的看到,大街小巷裡的日本姑娘眼神溫柔、舉止優雅、皮膚白皙、身材小巧,完全不同於家鄉那些體格健壯嗓門粗大的女人。首任德國駐日公使布朗特誇讚道:「與日本男人的醜陋完全不同,日本女性水潤的白裡透紅的肌膚,濃密的黑髮,憂鬱的眼睛以及生動的臉龐,個個都是美人……」
當然,嚴格地說來,江戶時期的日本女性普遍顴骨高、眼角細長,嘴唇過厚,身體發育也不算良好,只是她們的溫柔氣質改變了一切。一個在日本住了幾年的美國人培根總結說:「那些長期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審美觀不知不覺就改變了。看慣了身材矮小、穩重矜持的日本女人,就覺得自己國家的女性不夠優雅,甚至粗野而帶有攻擊性。」日本女人相貌上的優缺點很明顯。優點是皮膚白皙細膩,加上會化妝,你在街上,根本見不到素麵朝天的女人,都會抹著淡淡的粉底,淡淡的口紅。

不過,日本女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卻是她們的女性氣質。在日本,從事服務業的女性態度之謙恭,說話之和氣就不說了,就是一般的日本女人,走在街上也都是滿面春風,舉止優雅,臉上更是少見國人的冷若冰霜和焦慮不安,給人的感覺好像日本女人不會生氣。
你知道嗎,在日本,語言也有性別:日語中對於女性有許多專用詞和敬語的嚴格規範,同樣一個意思,女性的發音、聲調和男性的區別很大,要顯得溫柔而好聽。而相比之下,漢語是一種中性語言,幾乎沒有性別差異。在日本,就算被男性侵犯,日本女性脫口而出的都是:「亞美爹(不可以)」,而非「你他媽敢碰老娘」!
時至今日,在全世界女性都最追求個性與獨立的時候,唯獨日本女人,追求謙恭、溫柔、優雅的傳統絲毫未改。日本女孩從小就要接受了大量禮儀教育科目,包括:如何鞠躬、如何行跪禮、如何微笑、如何用敬語,連正式場合鞋子如何擺放、襪子什麼顏色,都有細緻要求。在常用技能上,日本從中小學就開設茶道科,對於女孩來說,這是必須學會、學好的一門生活必備藝術,在日本,不敢想像一個主婦不懂插花、茶道,這樣的女人是不合格的。
看過一個調查,問日本小學生未來想做什麼,相當於中國人問孩子的理想——當然,回答五花八門,但有很多女生回答:我要像媽媽一樣,未來要當主婦。我也有孩子,日本小姑娘的回答對於我這個做家長的震撼性,不言而喻。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被培養志當存高遠,說到理想,起步也是當老師、當畫家、當作家,至於當明星、當老闆、當科學家、當將軍更是比比皆是。「當主婦」的理想,對中國人來說很難理解。 小學如此,讀到大學後,八成的日本女生都會把「職業主婦」當做未來的人生目標。
在日本,有個段子:日本的年輕姑娘,只要說兩句話就足夠立足社會了:笑起來說「卡哇伊」(好可愛),瞪大眼睛說「斯科伊」(好厲害)。是的,這樣看起來「傻乎乎」的可愛女性,就是日本男人、日本社會最喜歡的類型。而作為女性,再聰明也要放在內心,外表上,不可觸犯男性社會的權威。 難怪,很多名人感慨過:世上最享受的事是吃中國菜,住美國房子,娶日本老婆。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陰柔實在是女性的天然屬性,正如陽剛是男性的屬性一樣。如果一個社會,娘炮多,女漢子多,那麼這個社會肯定出了什麼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4355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