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後,我跟著媽媽生活,誰知有一天,我和弟弟被交換撫養,萬萬沒想到他們打的是這個主意……

hiewang ...| 2017-02-01| 檢舉

一段真實的過往,一個銘心的故事,讓痛苦埋葬在時間的荒野,讓快樂飄蕩在記憶的每個角落……

講述人:吳菁菁(化名)女30歲公司職員 現居桂林

都說有兒有女的家庭好福氣。但是,如果做父母的不會做父母,做兒女的不會做兒女,這樣的家庭不會省心。再甚者,父母離婚了,關係的複雜可以想像。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苦不堪言。

交換撫養權

簽離婚協議時,父母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我由媽媽撫養,弟弟由爸爸撫養。女兒和媽媽的關係畢竟親些,能和媽媽一起生活,我當然高興。但是離異後,媽媽的性格變化很大,脾氣越來越暴躁,我的日子並不好過。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懶得去管媽媽的嘮叨,以及那些她招惹男人的流言蜚語。我順利考上了高中。那年暑假,因為沒有暑假作業,也沒有任何壓力,我過得非常愉快。見我每天都有活動安排,媽媽生出醋意:「你過得瀟灑呀,沒見我每天累得像狗一樣,都不曉得幫忙。」

我問媽媽需要幫什麼忙。「你弟要上初二了,學習一直不好,還有一個月才開學,你去你爸那邊幫你弟補習。」姐姐幫弟弟補習,我當然不會拒絕。可是我這個弟弟,玩心太重,還和社會上的男人瞎混,一副混混仔的模樣。我每天都去給他補習,盡了自己的全力,效果卻不如人意。

開學在即,我以要買學習用品為由,拒絕再去給弟弟補習。缺席第二天,爸爸打來電話把我罵了一通,

說我只顧自己不顧弟弟。那天開始,我對爸爸心生厭惡。想到一開學就能解脫,我忍住了。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晚上。

還有兩天就要開學,我高興地把住校的東西清點了一遍。媽媽走進我的房間,輕聲跟我說:「你爸跟我講,他想和我交換撫養你和你弟。」「什麼叫交換撫養權?」「就是你由他撫養,我撫養你弟。」「我都住校了,哪個養還不是一樣,不就是每個月給點生活費而已。」「還是不一樣。他養你的話,你週末回家就去他那邊,你弟過來跟我住,住你的房間。」我感覺晴天霹靂。

「媽,我跟了你這麼多年,

你就這樣放棄我呀?」媽媽無奈地回答。「是你爸提出來的,他的脾氣你曉得,不答應的話他會鬧。再講了,你弟現在跟一些不良青年混在一起,你爸管不了他,只能我來管,我的話你弟還是會聽的。」「那我以後週末還是回家可以嗎?我不住家裡。」媽媽態度堅決。「既然你爸來養你,你肯定要回他那邊,要是他不給你學費和生活費,你怎麼辦?」

想及以後的生活,我痛苦不已,感覺要入地獄一般。媽媽的態度再明顯不過,她是偏愛弟弟的,我無法改變父母重男輕女的想法,只能隨機應變。開學第一周,我兩邊家都沒有回,

留在了學校。

媽媽的電話打到了宿管阿姨那裡。她把我罵了一通,說我不顧及爸爸的心情,他可是煮了一桌子好菜等我回家。雖然不情願,我還是硬著頭皮回去了。

飯桌上爸爸一直叮囑我好好學習,還說等我大學畢業了,兩個家庭都要靠我,弟弟也要靠我。我一聽來了氣:「你們都是成年人,憑什麼以後都要靠我?我又不是生來就為掙錢給你們花的。」爸爸意識到自己說了錯話,馬上道歉。我沒把這次不愉快放在心上。孰料,這其實是個先兆。

三年後,我考上了區內的一所大學。臨行前一晚,爸爸把一張存有學費的銀行卡遞給我。

「女啊,你爸掙錢不容易,你的學費和以後的生活費都不是小數目,如果爸從現在開始記帳,喊你畢業以後還錢給我,你不會怪我吧?」我愣住了。誠然,滿18歲以後我就沒有權利要求父母繼續養我,可是上大學是種投資,等我工作了,我難道會虧待自己的父母,不盡子女的義務?

讓我還帳這樣的話,爸爸竟然能說出口,我對他失望極了。三年前,媽媽把我的撫養權給了爸爸,她傷透了我的心。三年後,我還沒有邁進大學校園,爸爸又跟我說這樣的話,我的心再次被捅了一刀。這樣的家庭,

這樣的父母,我還能指望什麼?帶著一顆破碎的心,我離開了柳州。

被親爸逼債

一年過去了。

我的大學學業漸入佳境,還同時打兩份工。第二學年,除了學費需要爸爸幫忙,生活費我已經能夠自己應付。「哎呦,我女好厲害,才上大二,生活費就不用家裡給了。」媽媽對我的能幹很自豪。

爸爸也為我感到驕傲,偶爾打電話來,也是一番欣慰和誇讚。大二下學期的一個晚上,爸爸打來電話,問我有錢嗎。我以為家裡出了什麼事,需要錢應急。沒想到,爸爸竟然說出下面這番話。

「我已經給了你一年學費和一年生活費,

後面還要給你三年學費。你現在一邊讀書又能一邊掙錢,如果你的錢花不完,現在就開始還錢給我,先還第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我每個月花銷完,只存得200塊錢,就這200塊錢你也問我要?」「我又不是個個月要,你先存5個月,存夠1000再給我。這樣算來,你畢業之前就能還完一半錢。」「你就那麼著急,等我工作再還不得嗎?」爸爸歎了口氣:「你弟讀書要花錢呀,你媽那麼窮,我要補貼他們才夠你弟用。」

又是弟弟!

自從上了高中,弟弟每個月的開銷如流水。考不上大學,爸媽就出錢找關係讓他進補習班。弟弟還不爭氣,連個三流大學都考不上,只能去讀職校。一入職校,弟弟就像螞蟥一樣開始吸父母的血,每個月兩邊都要給他生活費,即使這樣,他的錢還是不夠花。我決定和弟弟談一談。

聽到弟弟的聲音我忍不住發飆。「你們的脾氣都這麼差,還是我女朋友的脾氣好。」原來弟弟談戀愛了,難怪他的錢總是不夠花。我沒有勸他不談戀愛,而是勸他省著點,父母掙錢不容易。我還把爸爸逼我還錢的事告訴他。「你現在花的錢,有一部分是我掙的。我才大你一歲,我掙錢你來花,你好意思呀?」弟弟根本不覺得難為情。「反正都是錢,花哪個的還不是一樣。」

那一瞬,我覺得弟弟好像和我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我們的想法差別太大,註定形同陌路。

那天後,我再也沒有勸過弟弟,也放棄了和爸爸媽媽再有什麼深入的交流。我一邊讀書一邊還爸爸的債。我只想安安靜靜地畢業,然後工作、嫁人,遠離這群無藥可救的人,遠離這個家。

畢業前,我問爸爸我還欠他多少錢。爸爸高興地回答:「整整1萬5。」我說:「好,工作以後我會儘快還清這筆錢。」「一年內可以還清嗎?」爸爸竟然只給我一年時間。他是我的親爸嗎?

同學很同情我,她們說即使還助學貸款,也沒有逼還錢逼得這麼緊的。我淡淡一笑,說我出生的時候被抱錯了,我不是父母親生的。雖然是句玩笑話,卻是我的心裡話。我非常厭惡他們。

那時,柳州和南寧之間還沒有動車,還有3個多小時車程。這段距離卻讓我非常有安全感。我喜歡那種遠離父母、遠離家的感覺。孤身一人在外工作,住的是出租屋,每個月還要節衣縮食存錢還給爸爸。但是,我過得很開心、很自在。我祈禱這份自在就這樣一直下去,不會改變。

不再縱容他們

沒想到,弟弟在柳州讀的職校,卻一心要到南寧打拚。父母竟然還支持他!

我換了手機號,足足一個月沒有和家人聯繫,就怕他們做出什麼可笑的事。但是我上班的公司,家人是知道的,他們仍然有辦法找到我。

2012年的一天。

前臺通知我有人找。我匆匆跑過去。一看,是媽媽和弟弟,他們拉著兩個大箱子。果然不出我所料,弟弟到南寧投奔我了,媽媽不放心他出門,也跟著過來了。「我是和人合租房子,你們還是去旅館住吧。」我和兩個同事合租,怎麼可能接收兩個家人跟我一起住。媽媽卻不高興了。

「我女的房子我還住不得?你弟體力好可以睡沙發,晚上還可以防小偷。」媽媽不聽勸,非要住我那。只住了一晚,她後悔了。「你那兩個同事眼睛都是往上看的,住你那就是看人白眼。算了,隨便給你弟租個房子吧。」我竊喜。同事平時都很和藹,她們只是配合我刁難媽媽而已。

弟弟租了房,還找到了工作。租房的押金和三個月的租金,都是媽媽幫他付的。臨離開,媽媽給了他一筆錢,足夠他半年的生活費。看著媽媽把錢塞到弟弟的手裡,我終於明白弟弟是被寵壞了。想要改變一個被寵壞的成年男人,簡直是難上加難。我決定放棄對他的改造,順其自然。

後面的事情不難想像。寵愛弟弟的爸爸,一有空也到南寧看弟弟,一來看他就給他錢,還叮囑他該花就花。我的心涼到了穀底。自從大學開始打工,父母沒給過我一分錢,我畢業後租房的押金,都是借同學的。都是親生孩子,父母對我和弟弟的態度簡直天差地別。我只能自力更生。

不久,我被派往桂林工作,並在那裡紮穩了腳跟。我非常喜歡這個山清水秀的城市,決定在那裡生活,不回南寧也不回柳州了。弟弟貌似也在南寧站住了腳,還找了女朋友,已經談婚論嫁。

結婚本是件喜事,可是逢過節回柳州看父母,他們都眉頭緊鎖,長籲短歎。「你弟愛那個女朋友愛得死去活來,非她不娶,女方要求他在南寧買房子,還要10萬塊錢的禮金,這麼多錢,我和你爸怎麼拿得出!」「你們自己想辦法吧,我顧自己都顧不過來,沒有多餘的錢幫他。」

我的話一說完,媽媽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說我沒有人情味,不幫自家人。我義憤填膺地回了桂林。第二天,父母竟然出現在我家門口。他們用哀求的眼神看著我,就差給我跪下了。「你有多少錢就幫你弟多少。這些年是我們對不起你,但是你弟畢竟是親弟。」若是以前我肯定會心軟。但是這次,我的態度很堅決。我不能再縱容我的父母和弟弟了。

弟弟的婚事吹了。

2016年春節回柳州,我先回了爸爸家。他坐在小區裡曬太陽,頭上多了不少白髮。我沒有跟爸爸打招呼,轉身回了媽媽家。媽媽坐在門前擇菜,看上去老了很多。一股酸楚湧上我的心頭。

我厭惡我的家庭,厭惡家人。可是血濃於水,縱使走得再遠,他們終究是我的牽掛。如果父母能夠看到這篇文章,我希望他們能夠放手讓弟弟獨立成長,更希望他們能夠有自己的生活,幸福安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4098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