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你肯定吃過,但你不一定見過有人織方便麵。
這個正在織方便麵的,是個93年的姑娘,叫Cynthia Delaney Suwito,是個印尼籍的新加坡藝術家。
她織方便麵,是為了告訴大家,其實你的時間也沒那麼寶貴,生活,可以慢一點……聽起來就像俗氣的雞湯。
實際上呢,比俗氣的雞湯好玩一些……
方便麵象徵著效率,所有調料包都拆開扔進去,澆上一壺熱水,三五分鐘之後,結果怎麼都不會太壞。
而編織就不一樣了,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許還需要愛。
想要得到一塊均勻漂亮的織品,從頭到尾都急不得,因為每一針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嗯,這就是她織的方便麵……這明顯是在向方便麵挑釁。
這個姑娘簡直對方便麵有執念。
除了織方便麵,她還用方便麵搞了一系列創作,比如把方便麵做成奇奇怪怪的樣本,再為這些樣本編一些離奇的故事,試圖證明方便麵從很久以前就存在,並且和人類的存亡息息相關。
這一坨珊瑚方便麵,據她說是在海底發現的,為一個失落的文明提供了證據。
這一把燒焦的方便麵渣,是在沙漠裡發現的。這裡本來是一座城市,後來臭氧層破了一個大洞,城市就變得荒蕪了。
而這一坨不知什麼鬼的方便麵,是在一個方便麵工廠發現的。
三分鐘泡麵顯然還是太久。於是工廠打算改良方便麵配方,嘗試使用不同的化學製劑讓面可以更快泡好。
結果實驗失敗了,面是泡好了,湯卻凝固了,變成了一塊琥珀一樣的固體,把面永久地封存在了裡面。
這些都是這位織方便麵的姑娘關於方便麵的腦洞,她設想我們這個速食文明滅絕後,未來的考古學家就是這樣看我們的。
她一直認為,全球人民都像她一樣,對方便麵著迷。
地球各個角落都有人在吃它,方便麵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
她非常好奇其他人和方便麵的關係,所以開始收集世界各地的方便麵故事,po在臉書上。
後來還貼在方便麵袋子上,做成了一個作品。
我選了幾個翻譯:
「我大概11,12歲的時候,特別期待每天中午放學,和一群同學衝到711買杯麵,然後去操場一邊吃一邊待著。這成了我們的儀式。」
「我爸媽每周只讓我吃一包方便麵,但這根本不夠啊。我跟我妹妹就偷偷煮。我們躲在儲藏室里吃,吃完把包裝藏在垃圾桶最下面,然後自己刷碗。我們平時可不怎麼刷碗。」
「大學的時候,刷夜時唯一能吃到的就是方便麵了。我和我的好朋友就買一大堆,然後放在一個大碗里一起吃。」
「我奶奶煮的方便麵最好吃了,會加蛋什麼的。我自己做的時候明明放同樣的東西,可就是沒有她煮的味道。」
「每次看球我爸都給我們(爸媽我和奶奶)煮方便麵。他會把4包不同口味的放在一個鍋里煮。然後我們就一邊看球賽,一邊就著大鍋吃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關於方便麵,我們的記憶都是相似的,吃面的心情和場合也是相似的。
有時候覺得方便麵就像時光機,一嘗到「這個味」,就好像回到了當年吃它的場景里。
不過,也有比較點背的個例...
「我第一次吃方便麵是干吃,沒有煮。第二天就拉稀了。」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給我們講講你和方便麵的故事。
(對織方便麵的藝術家感興趣的,這裡是她的網站。)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介面網站首頁,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裡)。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眾號【歪樓】
更多專業報道,請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載「介面新聞」,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3905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