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的外交盟友們在選舉結果出來後,紛紛打了電話到川普大廈。而川普也直接在TWITTER上宣布,他接到台灣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
你有沒有想過各國領導人之間,是如何互相聯繫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BBC作的說明吧!
#起司蛋不切編不負責任分享

【美國下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因其非傳統的外交電話方式而多次登上頭版頭條】
世界領導人之間是如何互相打電話的呢?
工作人員經由一些步驟確保整個流程更加順利,並且避免潛在問題的出現,如語言上的誤解以及一些惡作劇來電。
「你好,我可以跟總統對話嗎?」——中間人員很少從領導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請求。在他們互相說過客套話之後,基礎工作將由幕後人員來完成。
美國前副總統Dick Cheney的國際安全事務副助理Stephen Yates 表示:「如果兩國之間有著穩定成熟的外交關係,這個過程可能非常簡單,僅需一方戰情室撥通電話,表示我方領導人想要與你方領導人對話。」
而如果兩國之間的交往並沒有那麼頻繁,大使通常會代表他們的領導人提出正式請求。他們將製定出議程以及通話的理由,如果雙方都同意,團隊就會快馬加鞭地展開安排。

【你好,我是普丁,歐巴馬在嗎?】
大議題或小閒聊都事先做好準備
領導人通常在通話前就大致準備好了要說什麼。美國總統通常會收到一份來自於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簡稱NSC)的案卷材料,NSC是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的主要諮詢機構。如果只是簡單的禮節性電話,該機構提供的信息可能非常基礎,比如由誰來發起聯繫,以及兩三個建議討論的話題。另外還包括一些需要知道的個人信息,比如提醒問候正在生病的妻子或丈夫。如果談論的話題非常敏感,NSC就會額外向總統提供一份簡短的摘要,並且在打電話時從旁聽取。
領導人在通話時,通常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參與其中,其中包括助手和口譯人員。即使領導人能夠將另一種語言說得非常流利,他們通常還是會選擇使用母語,前白宮語言學家Kevin Hendzel 說:「有時候這可以歸結到國家榮譽感,但是通常也是因為想要避免一些誤解,以及保留語言上的一些細微之處。」

美國總統的翻譯在接觸到這些高層外交中的敏感信息前,必須通過忠誠調查、背景調查,甚至測謊儀測試。 Hendzel稱:「總統級別的翻譯中沒有新手。口譯人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可以達到這個階段,他們通常也是某一個主題的專家,而且他們也知道,如果一個稱呼錯了就有可能導致整個談判破裂。」
Stephen Yates 說:「若將下任總統和現任總統的電話聯繫進行比較,那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一旦川普正式就職後,他所有的電話都會經過嚴格審查。總統會覺得,他只是拿起了電話機,就像打任何一個電話一樣,但是這通電話卻需要經過多重審核,以確定其內容是忠實的。
有時候審查的過程非常嚴格,錯誤之人的來電會被切斷。希拉蕊曾在2010年的一封郵件中生氣的表示:「我簡直是在跟白宮作鬥爭,因為調度員並不相信說話的就是我。」

總統也被惡作劇
惡作劇電話雖說不常見,但也並不是沒有。
今年1月,西班牙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就成了這樣一起惡作劇的受害者,一名播音員假裝自己是加泰羅尼亞新任分離派領袖打進電話。 2003年,美國一家駐邁阿密的播音電台則同時欺騙了兩位領導人:時任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和他的密友——前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
電台Radio El Zol首先撥打了查韋斯的電話,假裝是卡斯特羅,然後撥打了卡斯特羅的電話,假裝自己是查韋斯,當卡斯特羅意識到自己被戲弄後咒罵連連。
另一個名為DJs的電台還曾於2005年戲弄過玻利維亞候任總統Evo Morales,假裝自己是西班牙時任首相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此人還曾在1995年戲弄過英國女王,假裝自己是加拿大前總理讓·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
傳說中的Hotline
常被稱作「紅色電話」的莫斯科-華盛頓熱線是一個獨特而且絕對安全的系統,能夠確保美國和俄羅斯首腦直接進行交流。
曾在該項目工作過的高級技術語言學家Kevin Hendzel說:「熱線其實並不是電話。」這條線路誕生於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那時兩國之間的核戰爭一觸即發,該線路主要用於傳遞一些文本信息和圖片(地圖、圖表等)。這個開放的通道保留了下來,可以在需要時進行實時交流。 Hendzel 稱:「畢竟涉及到核導彈的問題,時間必須要以分秒計算。」

原來總統們之間打個電話這麼多關卡...或許他們直接敲敲LINE/Whatsapp/FB Messenger會不會快一些呢?(說笑)
#起司蛋不切編不負責任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