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內向,其實都是聊錯了對象

趣味新聞| 2016-12-02| 檢舉

高中相識兩年,機緣巧合之下考入同一所大學的男閨蜜評價我說,「我被你欺騙了兩年。」

我知道他指的是什麼。在大多數同學的眼裡,我都是一個內向、文靜、不愛說話的乖乖女。可是每當收到這樣評價的時候,我只是笑笑,因為他們並不曾見過那個熱情如火的我。

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與人聊天份分鐘把天聊死,也嘗試過在朋友同事面前撒嬌賣萌講段子,嘗試多說話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每次結束後總是身心疲憊,苦了自己。

嘗試後的失敗,讓我一度討厭自己的性格,認為我的一輩子就死在了我的內向性格上。

驚喜總是不請自來。

偶然得到一個去公司實習的機會,也和兩個同班同學成為同事。三個月的共事後,本來只是點頭之交的關係,早已發展為可以傾訴真心話的朋友。

她說:「同學一年多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你的這一面。」

我的哪一面?工作中的我,話也並不是多的像機關槍一樣掃向對方,但在大家說說笑笑的過程中,總會時不時的冒出一句話,引起大家的捧腹大笑。然後,指著我說,「原來你還有這一面」。漸漸的,我不再隱藏自己的真性情,越來越多的和大家打成一片,談笑風生,也再沒有人因為我的暢談而感到奇怪。

也是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並不是一個完全內向的人。

是啊,沒有一個人是生來內向的,再內向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聊天對象,只不過每個人的門檻設定不同而已。

之前看過一個關於王小波和李銀河的故事。李銀河說王小波很是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但是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完全是個話嘮,他會對她說很多膩死人的情話。那些說他內向的人,大概只是他不想理你罷了。

你之所以認為我內向,是因為我很少說話;而我之所以很少說話,是因為我覺得和你根本沒什麼話聊。

我平生敏感,自認為的內向性格也讓我養成了觀察力強且愛好觀察的習慣。身邊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通常是人群中最不顯眼的那個人,話少,無論大家聊什麼玩什麼,好像都顯得格格不入。但是相處之後慢慢的發現,他們和我一樣敏感,很細緻,觀察力要比一般人強,走進他們的世界也許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但是一旦走進,重感情的程度會讓你驚訝。

前幾天看《一句頂一萬句》,結婚十年的女主龐麗娜,忍受不了與丈夫的無話可說而出軌。鏡頭後,她和出軌的男人談笑風生、歡聲笑語,這一幕讓她的丈夫恨得咬牙切齒。

事情敗露後,男主的姊姊問她:

「你都和那個男的說什麼呢?」

「都是一些小事,縣城裡發生了什麼?有什麼好笑的事?吃了什麼?沒什麼特別的。」

「那你為什麼不和你丈夫說呢」

「說不著」

看過電影的人一定會記得「說不著」這三個字。同樣的事情,面對不同的人,就會有說與不說的區別。

心理學上說,你選擇的另一半的性格其實是你內心一直壓抑著未曾表現出來的性格。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少言寡語的人往往擁有一個健談的伴侶,兩個人的互補也就體現在這裡。

安靜、孤獨、不合群、一個人,這些特徵,你是不是也間歇性擁有。

內向也並不是一種無藥可救的病,你只是沒有遇到那個「說得著」的人。

我相信,誠心至極,總能遇上那個願意跟自己說話,也讓自己願意開口的對象。

因為我就是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然後慢慢的遇見更多的人。

還好,我很幸運。

世間所有內向的人,都是聊錯了對象。

願我們在人來人往中,擁有那個說得著的人。

文字&編輯 · 宋暖姑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3601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