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GFA公司提供了一種解決養魚場地理和環境受限的方法。這種方法讓養魚場無處不在,甚至是條件苛刻的沙漠,且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小。
專門的生物過濾器
在以色列科學家YossiTal博士和該系統創造者希伯萊大學教授JaapvanRijn的研究基礎上,GFA公司開發了一種無需更換水或利用化學用品就可以在陸地上養殖魚類的環境條件。
「我們把這種系統叫做零排放系統。」GFA高級系統首席執行官DotanBar-Noy說道。他說:「我們使用生物過濾器以及專門培育的細菌來治理魚類生長的水環境,沒有浪費任何東西。這種系統可以用於在世界各地養殖鹹水魚,甚至是距海洋幾千英里遠的沙漠。」不過即便電處理系統可以運行,但是這種系統的費用太高了,從這些系統中養殖出來的魚的成本遠高於大海里的魚。
將使用GFA系統的貯水池注滿水和放一些魚,然後加入GFA細菌。這些細菌將在水池裡處理魚類產生的氮和有機廢物等副產品。沒有排放一點水,事實上,唯一的液體交換是加入新的水來補充那些蒸發掉的水。
這家公司甚至宣稱生長在利用他們產品凈化的水池中的魚味道更好,因為魚類生長在乾淨的水裡。
在以色列的一些地方已經建立GFA的系統,而這家公司還在紐約經營了一種凈化設備,這種凈化設備自2009年以來一直在運營。
此系統適用於大容量的水產養殖,每立方米水可養殖多達100公斤的魚。此外,由於能在任何環境包括大城市養殖魚類,收穫的魚類能在當天運往市場出售。這有利於養殖者減少運輸的時間和成本。
公司成立於2008年,但是它背後的技術已經經過了20年的發展。Bar-Noy解釋道:「儘管當時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當時唯一可行的凈化技術是基於電氣設備之上的。生物科技興起之後我們才能培育這種細菌,從而促使我們有能力以更廉價的開發出凈化系統。」
好了,這個就是廣為流傳的,以色列非常牛的養殖技術,但是這個叫GFA的系統到底是個啥?
GFA從上文可以看到是英文GROWFISHANYWHERE,就是到處都能養魚的意思。國內一些組織到以色列參觀團地,也是這麼翻譯的。把這個公司英文名字,輸入百度查找,怎麼也找不到相關公司……真是絕望了。
後來,突然發現,這個「到處養魚系統」總是跟在一個公司後面,叫IGUDAN污水處理廠。難道跟這個廠有啥關係?
IGUDAN污水處理廠
繼續看下去,找到些線索:隸屬於以國家水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污水處理廠,2012年被聯合國選做污水處理廠全球典範。
IGUDAN污水處理廠承擔大特拉維夫地區近250萬人口的生活和工業污水處理任務,日處理污水30多萬噸。該工廠採用最新的生物污水處理技術,利用一種名為「生物質載體」的設備,可以給細菌提供更多的生長空間,以消耗掉更多生物垃圾,並使用沙子的自然過濾改進廢水質量。廢水通過設備凈化後重新注入地面,通過沙子進行再一次過濾,顯著改善水質。處理後的再生水通過指定輸水管線,導入幾十個分布於南部內蓋夫沙漠用於農業灌溉的水庫之中。貌似和GFA系統的技術很想類似啊,所以我們猜測,這大概就是GFA公司的所在地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33653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