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失去生命後,人類怎麼活

太陽對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體運動、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可以說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都離不開太陽。以人類現有的科技來說,一旦失去太陽那麼等待我們的只有滅亡。

宇宙中的能量是守恆的,向外發光發熱的太陽能量來源於其中心區的熱核反應,並且以輻射的方式向宇宙空間發射。太陽輻射穿過幽暗的太空,只有及其少量的能量(約為二十二億分之一)能傳遞到地球,而正是這極少的能量成為地球上光熱的主要來源,成為點亮地球生物圈的火種。

太陽的能量也有耗盡的一天,在太陽失去生命之前,人類必須找到存活下去的辦法,否者迎接我們的就只有滅亡了。目前太陽主序星階段的狀態相當於人類的中年期,太陽內部核心的恆星核合成反應將氫聚變為氦。約50億年後,太陽內部核心內的氫將全部聚變為氦,此時太陽將步入晚年,由一顆發光發熱的恆星轉變成紅巨星,並向外膨脹、散發熱量,在此期間太陽核心中的氦將逐漸聚變成碳,逐漸變為一顆死星。

地球在失去太陽輻射後,地表溫度將逐漸降低,所有生態循環逐漸消失,地球上的不同形態的水將會凍結成冰,生物將會因為溫度太低而逐漸滅亡。距離太陽消亡還有50億年,人類在此過程中必須要研究出「人造太陽」以替代正真的太陽,或者使外星移民技術走向成熟,在宇宙中尋找適合我們生存的另一家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3277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