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判凌遲處死的公主,皇太極為何如此殘忍!

關於「凌遲」這一刑罰,相信大多數讀者都了解。「凌遲」又稱作「剮刑」,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殘酷的一種死刑。歷史上死於這種刑罰的人不在少數,例如太平天國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大太監劉瑾或是晚清時期罵慈禧的匪盜康老八等等。死於「凌遲」的人雖多,但大部分可以總結為是與當朝統治者立於對立面的一方,即與皇室沒什麼關系還愛惹皇室的人。

但是你知道嗎?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出身皇室但最終卻被皇帝賜予「凌遲」的人,她就是歷史上唯一一名被處以「凌遲」的公主莽古濟,而這位皇帝就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這句話雖一般應用於父子之間,但也多指血濃於水。莽古濟與皇太極是姐弟關系,身為一國的公主,莽古濟有著高貴的身份與權勢,但她為何最終被弟弟判了個「凌遲」呢?說到底還是皇室成員最現實的一點——皇位之爭!

莽古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女兒,由於母親很受努爾哈赤的重視,因而莽古濟從小就是一名受盡寵愛的高貴公主。但即使如此,莽古濟依然逃不了封建社會的無奈命運。政治聯姻一項是古代統治者最愛玩的一套,為了控制住哈達部落,努爾哈赤將莽古濟送到了哈達,莽古濟心中一百個不願意也還是完成了父親的人物,但她也由此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野心。

固然莽古濟野心再大,但她始終是一個女人,真正讓她動了謀反心的還得說到另一個人莽古爾泰。此人是努爾哈赤的嫡子,因妒忌皇太極坐上皇位而心生不滿。公元1631年,皇太極率八旗勁旅圍攻大凌河城,在此次作戰中莽古爾泰與皇太極發生了爭執,性格魯莽的莽古爾泰甚至還一度拔出了刀。「御前露刃」犯了天子大忌,莽古爾泰深知皇太極不會饒了自己,便一直打算先發制人。

大凌河之戰勝利結束,八旗大軍從前線撤回盛京。法司開始處理莽古爾泰「御前露刃」事件,審理後向皇太極報批,莽古爾泰被判革除大貝勒名號、奪五牛錄人口、罰銀一萬兩。

莽古爾泰對這個判決結果並不在乎,在乎的是徹底得罪了皇太極,給自已的前景蒙上了陰影。所以內心十分懊喪,甚至經常獨坐而哭。姐姐莽古濟、姐夫瑣諾木對弟弟的遭遇甚感同情,特地從開原趕來相勸。

酒過三巡之後,莽古爾泰借著酒興,把一直深藏在內心的想法坦吐出來。他說:「我現在把皇太極徹底得罪了,今後恐怕也沒啥好果子吃,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找機會把他除掉,奪取汗位。如果這招失敗,我們就退到開原,開原城大堅固,在那自立為王。 」野史筆記上說,莽古爾泰的計劃是,在家裡擺「鴻門宴」,宴請皇太極,用藥酒將其「鴆殺」。弟弟德格類、姐姐莽古濟以及姐夫瑣諾木聽到這個計劃很感震驚,勸莽古爾泰不可莽撞行事。莽古爾泰卻說:「我不殺他,他必殺我,我已經沒有退路了。 」見莽古爾泰如此堅決,姐弟三人最後同意了莽古爾泰的計劃。

第二天,莽古爾泰將正藍旗兩位親信主將屯布祿、愛巴禮,還有莽古濟的親信冷僧機一塊請入密室。三個親信聽罷莽古爾泰的決定,都毫不遲疑地表示說,唯主子之命是從,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商議已定,七個人開始歃血盟誓。莽古爾泰立誓說:「我莽古爾泰已結怨於皇上,爾等助我,事濟之後,如視爾等不如我身者天地鑒之。」瑣諾木和莽古濟立誓說:「我等陽事皇上陰助爾,如不踐言,天地鑒之。」其他幾人也都立下誓言。然後將誓書在佛前焚燒,按計劃分頭準備。

有一次,瑣諾木到皇太極家看望,皇太極設宴熱情款侍。瑣諾木假裝喝多了,對皇太極說,「皇上不當惟兄弟是倚,行將害上,宜慎防之……」說著說著,瑣諾木流下了眼淚,說:「皇上在,我們蒙古各部能夠安逸地生活,皇上要是不在,我們蒙古可怎麼辦呀? 」。

皇太極是何等人?當然聽得出瑣諾木這番話的弦外之音。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莽古爾泰密謀「鴻門宴」,盟誓之後就已經暴露了,這個告密者就是他的姐夫瑣諾木。

預謀「鴻門宴」後不久,莽古爾泰突然「中暴疾不能言而死」,這令大家十分震驚,認為是「不祥之兆」。於是,沒敢按計劃實施。二年之後,德格類也遭受與其兄同樣的病症「暴亡」。

莽古爾泰與弟弟德格類是不是死於皇太極之手,沒有依據,不好妄猜,只能說二人死得突然,讓人無法不生疑。

冷僧機,原是葉赫部人,努爾哈赤滅葉赫部時將其俘獲,分配給正藍旗為奴。後來,莽古濟改嫁瑣諾木時把他挑出作為家僕。冷僧機出身雖然卑微,但為人機警狡猾,善於察言觀色,阿諛逢承。久而久之,被莽古濟看重,成為她的心腹。

參與秘密策劃「鴻門宴」後,因見正藍旗兩貝勒先後「暴亡」,莽古濟又與皇太極鬧翻,善於見風使舵的冷僧機,預感處境不妙。心想,如果有一天事情被人揭發,自己丟掉性命不說,全家老小也會因此受到誅連。思來想去,冷僧機決意反戈一擊。

天聰九年(1635)12月,冷僧機到刑部敲擊登聞鼓,求見刑部貝勒濟爾哈朗,說有重大機密訐告。

濟爾哈朗聞知立即升堂,冷僧機遂將正藍旗貝勒生前與莽古濟公主密謀「鴻門宴」計劃全部揭發。濟爾哈朗聽了,大為震驚,立即帶冷僧機入宮面見皇太極。

皇太極聽了冷僧機的敘述,並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只是說:「好!好!此案如果正藍旗貝勒在世,你的訐告功勞就更大了,不過現在揭發也不晚,也不晚。 」

聽了皇太極的話,冷僧機心裡暗叫:「好懸,原來皇上早已知悉,我若遲來一步,也許真就晚矣! 」

「鴻門宴」案被揭發後,刑部奉命偵辦。由於此案涉案人員過多,僅靠刑部偵辦人員不敷應用,經請旨,從正、鑲兩黃旗各牛錄抽調一大批人馬協助辦案。

刑部首先派一隊人馬,星夜趕赴開原公主府,將公主莽古濟和額駙瑣諾木拘捕到案。又派幾路甲兵分別將莽古爾泰王府、德格類王府以及正藍旗主將屯布祿、愛巴禮等人家宅包圍,將其所有家人全部捕獲,押入大牢。由於犯人過多,盛京城監獄一時人滿為患。

刑部在莽古爾泰王府搜出木牌印十六面,上面刻著:「金國皇帝之印」,認定為謀反的重要證據。主要案犯莽古濟、瑣諾木,屯布祿、愛巴禮也全都供認不諱,「謀危社稷」、「逆跡彰著」等罪名成立。

行刑前,皇太極派人前往福陵,向努爾哈赤靈位報告此事,又到九門附近的「先汗宮」向先汗的兩位遺妃報告。

最後的結果是,皇太極將自己的姐姐莽古濟公主凌遲處決,莽古爾泰長子額必倫處死,其餘五子黜為庶人,給其他王爺為奴使喚。屯布祿、愛巴禮兩人及其所有親支兄弟、子侄全部被凌遲。一連多日,盛京刑場慘叫聲不斷,聞者心驚肉跳。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是覺得實用或有趣的話,請分享出去讓多人看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3220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