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10年快遞,他終於站到馬雲身邊!

小圓點| 2016-09-19| 檢舉

拾遺物語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時,火了8位敲鐘人。快遞行業代表竇立國,位列其中。當時,全國有數以百萬計的快遞員,阿里為什麼選竇立國?

他一邊送快遞,一邊熱心公益;他用5年時間,靠送快遞賺了200萬元。

「這麼好的時代,這麼多的機會,只要手多動一點,腦子多想一點,就一定可以成就自己的夢想。」在竇立國的眼中,成功源於一件件微不足道小事。「

因為好多人,沒有把小事放到眼裡,所以就丟了大事。」竇立國說。

1975年,竇立國出生在吉林農村,16歲時,初中還未畢業的他輟學了。家裡貧困,學習成績又不好,排行老大的竇立國想早點掙錢養家。

父親托關係,幫他進了採石礦,靠砸石頭掙錢。工作雖然辛苦,但他沉浸其中,礦上有人抱著吉他唱《小芳》,說張學友,談黃家駒beyond,這些竇立國都不知道,但他嚮往他們口中的世界,那是一個與農民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1994年,聽了鄭智化的《水手》,竇立國不顧家裡反對,孤身前往大連,找了一份在貨船上當水手的工作。

可是,現實中的水手工作枯燥無味,根本不像歌里唱的那樣。

1996年,竇立國又匯入打工熱潮,來到北京,開始艱苦的「北漂」生活。他住地下室,吃朋友從飯店帶回來的剩菜剩飯。

一個月後,竇立國才找到了工作,在飯店做保安,每天給人開門,扶人下車。雖然沒文化,但竇立國肯干,無論是多小的事。

一次下雨,許多來吃飯的客人都沒帶傘。別的保安想,誰願意跑到大雨里淋雨呢?竇立國卻想,顧客可是上帝呀。

於是,竇立國拿著傘不停地接送客人,他一身乾淨的衣裳全淋濕了。這一幕,剛好被飯店老闆看到了,當天下午,經理把他叫到跟前,「小竇,你表現得很好,有什麼想法沒?」

從農村來,竇立國特想學門手藝,「我想學廚師。」竇立國對經理說。第二天,竇立國就被安排去學廚了,

工資還從六百元漲到了七百五。

因為打傘這件小事,竇立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這麼大一個便宜事,就讓我給撿著了。」竇立國想。

為討師父歡心,竇立國早上五點就起床,然後去幫別人賣早點。看到小竇勤快,賣早餐的總要給他豆漿油條,於是,師父一到飯店,竇立國早把油條豆漿給師父準備好了。

大家都在想方設法偷懶的時候,竇立國卻在習慣性地做一些小事。有人擇菜,只要他有空,他就去幫忙擇菜;有人洗碗,他就去幫忙洗碗。

可是,就是因為他做的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勤快肯乾的竇立國俘虜了飯店女服務員姬曉麗的芳心。不久後,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因為生意不景氣,漸漸地,竇立國工作的飯店開始無法正常營業。為了生活,夫妻兩人只好另謀生路,做起了快遞員。

當時,快遞行業並不發達,竇立國早出晚歸,騎著自行車四處拉業務,但是,他一天最多只能收8、9個快遞,一個快遞賺兩塊錢,一天收入不足20元。

而且,快遞員這份職業很受歧視,大家給快遞員自動貼上「沒文化」的標籤。寫字樓不允許快遞員使用客梯,只能乘坐貨梯;小區不准進,因為保安怕他們的三輪車刮壞停在小區的轎車。很多人受不了這委屈,轉行了。

別的快遞員累了、受委屈了,就想著換工作,竇立國就想著怎麼解決問題。那段時間,竇立國天天琢磨著如何提高業績。

他說服妻子,拿積蓄印了名片和小廣告,每天早晨八點半,在他自己負責的區域,見人就發名片和小廣告。

但是,十個人中有九個都不要,有的人不僅態度冷漠,還要發脾氣。「無論什麼工作,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才會成為行業的精英。

如果你干一樣工作賺兩千,又干另一樣工作也只能賺兩千,永遠得不到發展;如果你一直干一個工作,從開始一個月一千,到後來一萬,你鍛鍊了自己,也讓老闆離不開你。」竇立國想。竇立國認為,堅持,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面對客人的嫌棄,竇立國不怕,厚著臉皮一遍又一遍地發名片,可是,等他發完順著馬路原路返回的時候,發現很多人把他的名片丟到了垃圾桶,有的人直接扔到了路邊。看著躺在地上的名片,竇立國心情複雜,他沿著馬路,彎腰撿回別人丟掉的名片。

此後每次發完名片,他都原路返回撿名片,

明天早上又接著發。

只要有一點希望,他都不放棄。

「洗個澡,明天會更好。」竇立國說。

同時,竇立國開始琢磨,

如何讓別人留下名片呢?

竇立國開始在名片上印一些訂餐、訂水的信息,為顧客提供一些周邊信息服務。「這樣他們就會留下名片,將來他們要發快遞,就會給我打電話。」竇立國說。

時間畢竟有限,如何才能隨時做廣告?竇立國又想了一個招——移動廣告。

他自製了一個腳蹬三輪快遞車,在三輪車的後面貼上了粗體紅字的醒目廣告語,在北京街道上走的人知道了還不夠,為了讓高樓上的人看見,竇立國在快遞車頂棚上也貼上了顯眼的廣告。

當時,同行都在笑話他「三輪車很醜」「多事兒」,竇立國卻不以為意。他就是要把三輪車做成一個移動廣告,讓寫字樓上的人和行人都知道他的快遞。

別人送快遞,都是把快遞送到了事。竇立國卻不一樣,每次送完快遞,竇立國都會和客戶談一會兒,了解客戶的喜好。有位老顧客快退休了,在他退休時,竇立國就送他一束鮮花,老顧客十分感動,成為竇立國的鐵粉,此後有快遞就找他。哪位顧客在自己這裡的件多,竇立國記得清清楚楚,還時不時送小禮物給顧客。

無論印名片,還是送禮物,

竇立國都站在顧客的角度,用心服務,

這讓他收穫了一批老主顧。客戶之間口口相傳,竇立國的「生意」漸漸好起來了,每天取的件,是以前的好幾倍了。有時候,竇立國一天要送一千多個快件。

竇立國畫的「避堵攻略」北京,被網友戲稱「首堵」,竇立國負責的區域更是堵得很。

「導航軟體出現之後,基本解決了不認路的問題,但它還不能準確告訴你走哪條道最快。」竇立國說。

每天送上百個件,竇立國對他負責的區域道路非常熟悉。哪條無名小道通向哪裡,哪個地方有惡犬出沒,他都曉得。

別看這些都是小事,它讓竇立國省了不少時間。竇立國還自己總結了避堵路線。從望京到西壩河,遇到高峰期,要30-40分鐘,可是,竇立國七拐八繞走小路,僅僅需要8分鐘,地圖顯示,同樣的距離駕車需要19分鐘。

這些路,開了一輩子的司機都不知道。他記得公園廣場舞開始的時間,

「碰上鍛鍊高峰,小路反而會堵。」竇立國說。

每次送快遞,竇立國都會細心觀察周圍,認真總結,

這些小事,讓他的工作更高效。

每次送快遞,他都能快速計算出一條最省時間的路。

竇立國也有想拍屁股走人的時候。有一次,竇立國給一女子送快遞,按規定,客戶要簽了字才能拆件,可是,女子卻堅持先拆件、再簽字。

兩人發生爭執,女客戶氣急,「啪」地一聲,扇了竇立國一耳光。「當時就想罷工,老子不幹了。」竇立國說。

女客戶的幾個男同事看到了,也跑來幫腔。竇立國氣急,拿著東西就走,想冷靜冷靜。可是,女客戶卻告竇立國搶劫,警方了解事情經過後,竇立國搶劫的嫌疑洗脫了,但仍被要求道歉。一聲「對不起」還沒說完,

竇立國的淚嘩地一下就流了下來。

「快遞員怎麼了?我不偷不搶的,為什麼這樣對我?」竇立國委屈。

2010年的夏天,竇立國接了一單和物流公司合作的業務。

可是,本該物流公司卸的一車貨,客戶楊老闆卻堅決要求快遞員來做。

想到自己還有很多單子要送,時間耽擱不得,竇立國急得跳腳。

「雖然生活處處為難我們,怎麼辦?不活啦?算啦,洗個澡明天會更好。」竇立國想。

他不願意和客戶僵持浪費時間,悶頭鑽進車廂,一聲不吭地開始卸貨。那天的北京,氣溫逼近40度,竇立國的衣服被汗水濕透好幾回。

竇立國的踏實肯干,感動了楊老闆,半年後,楊老闆主動聯繫竇立國,給了他一個大單,讓他一次賺了20萬。

竇立國一躍成為公司最牛快遞員,他包攬了服務地區一半的業務量。

有時候,竇立國忙得沒時間吃飯,餓過頭了,竇立國一看到飯,不管是不是涼的,張口就吃,導致後來大吐不止。

但是,一家人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一次,竇立國接到了一個兩萬件的大單,他和妻子包件包到手指破皮,夫妻倆很開心。

「抽一單幾塊錢,連抽兩萬張,有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竇立國笑說。

漸漸地,竇立國被評為集團全國十佳員工、勞動模範,被郵政快遞行業組織評選為全國最美快遞員50強之一。

有人問他送快遞的訣竅是什麼?「沒什麼訣竅,就是要勤快,跑得快送得多。」竇立國說。

2013年,竇立國一個月能拿3-4萬工資,但是感覺上升的空間沒有了。於是,竇立國向公司毛遂自薦,希望當一個分部經理。

為了引起老總的注意,

竇立國還特意在信里寫了錯別字,

故意通過另一家快遞公司寄給老總。老總真的召見了他,給了竇立國一個爛攤子,72家分公司中連續半年業務倒數第一的分公司。當時這家分公司的簽收率只有 80%;分公司的倉庫只有40多平米,還有一輛4.2米的貨車。竇立國上任,立即「燒了三把火」。採用每天統計簽收率方式,簽收率上升到100%;倉庫擴大到200多平米;增加1台7.2米大貨車。竇立國還總結了自己的經驗,手繪「避堵路線」給員工培訓;

聖誕節,他和快遞員一起,穿著聖誕服送快遞,給每一位顧客送蘋果。

上任一個月後,分公司業績進步了,排名第六十五,第四個月排名第十九,第五個月排名第十二,半年後進入前三……2015年,竇立國的分公司被評為年度總冠軍。現在,竇立國的分部送貨量和取貨量年增幅都超過了100%,客服人員從接手時的3名擴充到了9名。加入該公司5年,竇立國掙了200萬;

2014年,阿里巴巴美國上市,

邀請了8個人去敲鐘,竇立國就是那8個人之一。

在北京,竇立國買了6輛車,還在老家買了一套150 平米的大房子。「這麼好的時代,這麼多的機會,只要手多動一點,腦子多想一點,就一定可以成就自己的夢想。」竇立國說。

下雨天,打傘接送客人;

在名片上印外賣、訂水電話;

留意每一條去過的無名小道;

記下公園裡的廣場舞時間;

跟客戶交流,送客戶小禮品;

給老闆寫自薦信……

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可是,只有竇立國去做了。

在竇立國的眼中,成功源於一件件微不足道小事。

「因為好多人,沒有把小事放到眼裡,所以就丟了大事。」竇立國說。

只有小學文憑,竇立國的起點比不得別人,但只要做一個有心人,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一般人看來沒有太大差別的地方,做出了10倍、甚至100倍的差異,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2667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