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它就是中洞苗寨。中洞苗寨離紫雲縣城約30公里,距貴陽161公里。直到現在,洞中仍然有18戶苗族人家聚居在這個100多米寬、200多米深的洞穴里,過著「現代洞穴人」的生活。
圖:外面觀看中洞苗寨。 洞口被蒼松翠竹遮掩的,洞內開闊、寂靜,偶爾一聲牲畜叫聲,在洞內迴響如飛機轟鳴。
洞內村民的的木屋沿著洞壁兩邊排開,洞口密集,越往裡越稀疏,因為洞口的通風及採光要比洞內好。
吞:洞中村民的房屋。洞裡的房子大多沒有屋頂,有的也只用一片塑料布遮蓋,牆體大多是用竹編的。每戶人家前都有一方水池,房樑上掛著金黃色的玉米,.這是中洞人最重要的食物。
中洞苗寨的存民風古樸淳厚,巨大的洞穴遮風避雨,冬暖夏涼,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與世無爭,這和都市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
洞內村民自己紡紗織布,推磨碾谷,每周到外面的集市買些油、鹽等生活用品,其餘的日子在洞外種田、放牛或養豬。
農閒時,男人們圍著篝火喝著自釀的土酒,女人們則聚在一起談論生活瑣事。雖然洞中村民可以說「一貧如洗」,但是他們卻很滿足目前的生活。
圖:一個簡陋的籃球場,不過現在的孩子都去山下上學了
圖:中洞苗寨全貌,充滿了原始的氣息
圖:中洞苗寨經媒體的報道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所以雖隱秘在山間,但他們的生活卻並不閉塞,可以看到很多戶人家屋頂豎著電視天線,但是除了電視機外,基本上可說是家徒四壁。
圖:山下國家修建的住房。這些住房無償分配給每戶村民,但迄今只有少數幾戶中洞人搬出山洞,住進山下的新房。多數村民仍選擇住在山洞裡,說是在洞裡頭住慣了。
圖:投資近1500萬元的觀光索道纜車初現雛形。由於一些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參觀中洞苗寨,當地政府為方便遊客參觀,投資修煉了全長750米、最高落差180米的中洞苗寨觀光索道纜車,並為中洞苗寨的村民辦理免費乘坐卡。不知道這樣對這些村民有什麼影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