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關羽只排第六,第一名是誰呢?

rupert| 2016-08-01| 檢舉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可謂不計其數,但要是說起那些「千人斬」、「萬人敵」的猛將們,大概就顯得有一些乏善可陳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聊聊歷史上那些蓋 世猛將們!

1﹑項羽

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郎中騎楊 喜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馬俱驚﹐闢易數裡。項王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 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言!」──《垓下之圍》

依照《史記》項羽本紀的描述﹐垓下之戰中﹐項羽突圍時他本人殺漢兵數百人﹐在烏江邊殺漢兵將數百人﹐是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

令 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郎中騎楊喜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馬俱驚,辟易數里。項王與其騎會為 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 言!」——《垓下之圍》

依照《史記》項羽本紀的描述,垓下之戰中,項羽突圍時他本人殺漢兵數百人,在烏江邊殺漢兵將數百人,是文獻記載中 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

令 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郎中騎楊喜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馬俱驚,辟易數里。項王與其騎會為 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 言!」——《垓下之圍》

依照《史記》項羽本紀的描述,垓下之戰中,項羽突圍時他本人殺漢兵數百人,在烏江邊殺漢兵將數百人,是文獻記載中 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2、劉裕

劉牢之擊孫恩﹐引裕參軍事﹐使將數十人覘賊。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 ﹐裕所殺傷甚眾。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咸共嘆息。因進擊賊﹐大破之﹐斬獲千餘人。──《資治通鑒》

司馬光在史學界的聲譽是很高的﹐並非是信口雌黃之徒﹐既然他敢將此事記載在資治通鑒中﹐其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3﹑岳飛

「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眾五十萬﹐薄南薰門。飛所部僅八百﹐眾懼不敵﹐飛曰﹕「吾為諸君破之。」左挾弓﹐右運矛﹐橫衝其陣﹐賊亂﹐大敗之。」──《宋史》

《宋史》中記載了岳飛這場八百對五十萬的戰役﹐不過這五十萬應該有很多手無寸鐵的農民。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4﹑楊再興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宋史·楊再興傳》 「……楊再興單騎入敵陣,欲擒宗弼不獲,身被數十創,猶殺數百人而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七》 楊再興,絕對是一個碉堡級的存在啊!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5﹑冉閔

閔怒曰﹕「吾成師以出﹐將平幽州﹐斬慕容雋。今遇恪而避之﹐人將侮我矣。」乃與恪遇﹐十戰皆敗之。恪乃以鐵鎖連馬﹐簡善射鮮卑勇而無剛者五千﹐方陣而前。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晉書‧載記七‧石季虎下》 冉閔一直是中國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他最出名的就是那「殺胡令」﹐關於他的是非功過這裡就不討論了﹐來說說他的武力。冉閔一生經歷大小戰 役無數﹐六場最惡戰。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十一萬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 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又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最能 體現冉閔武力的是他最後一戰﹐以萬餘步卒被數十萬鮮卑騎兵包圍﹐當時﹐冉閔已經被餓的「飢疲交至」而鮮卑還有「鐵浮屠﹐拐子馬」這樣武器﹐即使在這樣的情 況下冉閔騎朱龍馬﹐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殺掉三百多人﹐還殺出重圍﹐由於朱龍馬的突然死亡(一說受傷而死﹐另一說累死)﹐戰之最後一人才被擒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6﹑關羽

「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7﹑蕭摩訶

「九年﹐明徹進軍呂梁﹐與齊人大戰﹐摩訶率七騎先入﹐手奪齊軍大旗﹐齊眾大潰。及周武帝 滅齊﹐遣其將宇文忻率眾爭呂梁﹐戰於龍晦。時忻有精騎數千﹐摩訶領十二騎深入周軍﹐縱橫奮擊﹐斬馘甚眾。摩訶因率馬軍夜發。先是﹐周軍長圍既合﹐又於要路 下伏數重﹐摩訶選精騎八十﹐率先衝突﹐自後眾騎繼焉﹐比旦達淮南。」──《陳書‧蕭摩訶傳》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8﹑荊嗣

「重進陣壓東偏﹐數戰不勝﹐命嗣出西偏﹐麾兵薄山崖﹐以短兵接戰。遼兵敗﹐投崖而下﹐手斬百餘級。」──《宋史‧列傳第三十一》

這哥們的生猛表現還很多﹐挑了個最生猛的。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9﹑高敖曹

「殷州刺史爾朱羽生將五千人襲信都﹐高敖曹不暇擐甲﹐將十餘騎馳擊之。乾在城中繩下五百人﹐追救未及﹐敖曹已交兵﹐羽生敗走。敖曹馬槊絕世﹐左右無不一當百﹐時人比之項籍。」──《資治通鑒》

高敖曹(491年─538年)﹐名昂﹐字敖曹﹐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東冀州刺史高翼第三子﹐司空高乾之弟。南北朝時期東魏名將。善用馬槊﹐勇猛無敵﹐被時人譽為項羽再世。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10﹑王忠嗣

「俄吐蕃大出,欲取當新城,晨壓官軍陣,眾不敵,舉軍皆恐。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賊眾囂相蹂,軍翼掩之,虜大敗。」——《新唐書》 開元時代,唐帝國的文治武功在這一年代幾乎達到了頂峰,而這首詩的主人公——王忠嗣正是那一時期傑出將領的代表。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11﹑鄧羌

「俄而兵交﹐猛召之﹐羌寢而弗應。猛馳就許之﹐羌於是大飲帳中﹐與張蚝﹑徐成等跨馬運矛﹐馳入評軍﹐出入數四﹐旁若無人﹐搴旗斬將﹐殺傷甚眾。」──《資治通鑒》

王猛與鄧羌這對好搭檔﹐將在後面有專門的篇幅介紹。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12﹑夏魯奇

「莊宗不滿千騎﹐汴人伏兵萬餘﹐大噪而起﹐圍莊宗數重。魯奇與王門關﹑烏德兒等奮命決戰﹐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審兵至方解。魯奇持槍攜劍﹐獨衛莊宗﹐手殺百餘人。」──《舊五代史‧夏魯奇傳》

五代史中步戰時手殺百人的夏魯奇﹐絕對是猛將啊!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13﹑仁貴

「又與梁建方﹑契苾何力於遼東共高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仁貴匹馬先入﹐莫不應弦而倒。高麗有善射者﹐於石城下射殺十餘人﹐仁貴單騎直往沖之﹐其賊弓矢俱失﹐手不能舉﹐便生擒之。」──《唐書‧薜仁貴傳》 薛仁貴614-683年﹐山西河津市人﹐唐朝名將﹐創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

中國歷史上以一敵千的13位勇將,文獻記載中憑藉一己之力殺敵可能近千人的人物,項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1995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