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ww.honglingjin.co.uk / honglingjin)
在英國,每到11月就會看到很多人的胸口、汽車上都別著一朵紅色的花。這樣的一朵小花,其實叫做佛蘭德斯紅虞美人,英國人之所以佩戴這朵小花,其實目的是為了紀念1918年11月11日這一天:一戰停戰日(Remembrance Day 或 Armistice Day) 。因為佩戴的花叫做 Poppy Flower,所以這天也被叫做 Poppy Day。
(圖片來源:http://quandly.com / quandly)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的主角是 Olive Cooke,這位奶奶為了紀念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爸爸,於是從1938年,16歲的 Olive 就開始賣 Poppy Flowers 給陣亡的烈士籌款。
(圖片來源:http://quandly.com / quandly)
接著在5年以後,她的丈夫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去世了,對Olive 來說...賣Poppy Flower 不但是籌款的方式,更像是Olive寄託對父親和丈夫思念的一種方式。
(圖片來源:http://xiaojichimi.com / xiaojichimi)
從那以後,她就一直堅持到現在。從一個小姑娘,一直到成為了一個老奶奶... 80年過去了,這些年她賣出去了將近30000朵花,同時,她每個月都向快30家慈善組織捐款。她幾乎把所有的收入甚至連自己的退休金都捐贈給了各種慈善機構。
(圖片來源:http://xiaojichimi.com / xiaojichimi)
但是,在上個星期,她在 Clifton Suspension Bridge 橋上跳橋自殺了...她說,她再也承受不了那些來自各個慈善機構無窮無盡的請求捐款的要求...
(圖片來源:www.telegraph.co.uk/ telegraph)
(圖片來源:www.telegraph.co.uk / telegraph)
因為 Olive 的樂善好施,眾多慈善組織不斷的打電話給她,而且這些電話不分日夜,這些電話有時候她還得花上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接聽。這樣不僅讓 Olive 沒辦法跟家人連絡,也更讓她身心俱疲。
除了電話以外,信件對於她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每個月 Olive 能收到超過260家不同慈善組織請求善款的信件。為了盡可能的閱讀完這些信件,常常要花掉她大半天的時間。
(圖片來源:www.telegraph.co.uk / telegraph)
但是 Olive 是一個不太會拒絕別人的人,她也不想讓別人失望。但是這些無窮無盡的電話和信件讓她已經變得不知道如何應對。年復一年的為慈善機構捐贈讓她自己的經濟變得非常拮据,甚至在連她為自己乳腺癌需要治療費的時候都拿不出錢來...
(圖片來源:www.telegraph.co.uk / telegraph)
在各種催款 (而且還是催著捐款) 的壓力下...老奶奶變得異常的憂鬱,最後一根壓倒她的稻草,是前陣子她寄給孫子的250英鎊,莫名其妙的遺失了...於是她從 Clifton Suspension Bridge 橋上跳下...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圖片來源:www.theguardian.com/ theguardian)
Olive 花了大半輩子都在不停的給予、付出,就只是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但這反而為她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經濟上的困難,身心俱疲的她已經無法應付了...她說:「我已拿出太多,卻再已拿不出更多...」
(圖片來源:http://xiaojichimi.com/ xiaojichimi)
Olive 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然而慈善組織這種無盡索取的行為,真的很糟糕...
分享出去,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太發生了...真的讓人很痛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18580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