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沒能長出翅膀?

歡迎關注飛芒翻書(FeimangReader)微信公眾號 愛讀書的人都在這裡

肯定有人試想過如果能在後背加上一雙翅膀該有多好,就像天使那個樣子的,可以直接在天上自由飛翔,連飛機和鐵路汽車都省了,多環保的一件事。

其實,要長出一對大翅膀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我們後背的空地面積還很大,那裡幾乎沒長什麼東西,動物界也有長翅膀的先例。

但在加上翅膀之前,我們還是建議慎重考慮——不需要太高明的分析能力,只要看看夜宿的鳥兒就知道了,長出翅膀以後,晚間是絕不能躺著睡覺的,也不能坐沙發,只能蹲在高高的架子上,親熱時也無法再享受床上的萬般旖旎,而只能如鳥類那樣速戰速決,否則稍不留神就會揉亂了渾身的羽毛……

於是臥室不再是寬大的席夢思床,而是一道道橫樑。

這還不是最困難的事情,鳥類可以蹲著睡,我們當然也可以排除萬難做到這一點。

最困難的在於翅膀的長度。

以人類的體重,要想撲翼騰飛,雙翅展開起碼要有二、三十米長。

為了把翅膀撲動起來,上面的肌肉要比大腿還粗,比常吃的炸雞翅要粗上幾百倍。

為了拖著如此巨大的一副翅膀,人類不得不節省其他部位的營養和能量。

此外因為羽毛中還會藏有大量寄生蟲,並且容易被風吹得凌亂散雜,我們不得不把脖子伸的更長,這樣才能用舌頭梳理羽毛,替羽毛塗抹油脂以減少寄生蟲並且達到防水的目的。

可能有人會反對:我們有雙手,完全可以用雙手去完成這些瑣碎的工作,所以不需要鳥那麼長的脖子。

就算我私下同意這個建議,但一個長長的脖子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設計,因為在空中撲翅飛行時,你的身體將會因不停的運動而產生過多的熱量,這些熱量將通過血管傳遞給大腦,如果中途不經過有效冷卻,就會導致大腦過熱而崩潰。而長長的脖子有助於冷卻血液,使大腦保持冷靜。

這還遠遠不夠,你的大腦將不得不進一步縮小,可能要比我們的拳頭還要小,只有那樣,才能保證在思考問題時不被熱昏了頭,同時不會因為頭顱太重,在飛行時總是向下附沖。

儘管如此,你仍然難以飛行,你還必須大幅控制大腿肌肉,讓雙腿越細越好;同時儘量減少身體各部位尺度,以減輕飛行負載和空氣阻力;為了在飛行時不被高空的寒風凍僵,你還必須披上滿身的絨毛。

最後你會發現,經過這樣的設計,其實你已經變成了一個鳥人。

大多數人都知道,人是進化而來的;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人類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進化到如今的樣子。

為什麼我們最終變成現在這副樣子?兩條腿走路、跟動物比明顯退化了的毛髮、靈活的雙手、不同的膚色……

《瘋狂人類進化史》就是要系統地討論上述看似簡單(或者說你以為你早已知道答案)的科學問題。

羅振宇在評論《瘋狂人類進化史》作者史鈞的上一本書時談到:「他的文字淺近有趣,毫無學術文章的干涉,同時,他對進化論的歷史和理論把握精準,知識品質紮實。」

在新書《瘋狂人類進化史》中,史鈞保持了他一貫嚴謹的風格,為了寫作本書,他閱讀了幾百萬字的論文和專著,保證每個知識點都有堅實的研究基礎。

「讀者每讀一頁都能發出一次會心的微笑」是作者給自己定下的寫作標準。事實上,他做到了這一點。

《瘋狂人類進化史》文字風格從容幽默,喜感十足,讀來忍俊不禁。在敘述每一個進化謎題時,旁徵博引又如偵探小說般設置懸念,如抽絲剝繭般層層推進,令人慾罷不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1707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