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母病重危在旦夕,大哥二哥卻見死不救,他被迫賣掉房子籌錢讓母親動心臟手術;結局卻出乎意料。。。
兩年前, 馬三駿七十三歲的老娘突發心臟病住進了醫院,經檢查,院方建議老人做心臟支架手術,費用大概四到六萬,後期還會有一定的費用。
一聽需要這麼多醫療費,馬三駿的大哥和二哥都以老人年齡太大為由,不同意為老人做支架手術。看著病床上嘴唇發紫,喘息困難的老母親難受的樣子,馬三駿的心就如刀扎一樣疼痛。
晚飯時,馬三駿的大哥和二哥都回家吃飯了。就馬三駿一人留在醫院陪護母親。母親可憐巴巴地看著他,喘息著說:「三啊,娘不想死,娘還沒活夠呢。」
聽了老娘的哀求,馬三駿的淚水就如決堤的洪水,心都快碎了。擦掉眼淚,他找到主治醫生又詳細詢問了母親的病情,醫生說老人的心血管堵塞得很嚴重,若不做支架手術,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整夜,馬三駿都沒合眼,往事就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閃現在他的腦海里。
父親去世早,母親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他哥仨,真得很不容易。老人吃的那些苦,遭的那些罪,他都不敢再去回憶。現在他哥幾個都成家立業了,農村的日子雖說不上富裕,可也都有吃有穿,還都在縣城買了樓房。母親的病是很重,但不是沒有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母親在死亡線上痛苦地掙扎呢。
第二天吃過早飯,大哥和二哥剛到醫院,馬三駿就把給母親做手術的打算告訴了他們,兩個哥哥又多了一個理由——沒錢。
馬三駿沒再說什麼,跟母親打了聲招呼,就匆匆坐車回家了。他的兩個哥哥都娶了兒媳婦,抱了孫子,頭兩年就都進城看孫子來了。馬三駿現在還和母親一起生活在農村的老家,哥仨的條件數他差一些,給兒子買樓訂婚花了不少錢,小女兒正讀大三,家裡不光沒有積蓄,還欠了外債。
從縣城到馬集村四十里路,不到一個小時,馬三駿就到了家。他先把母親病重的情況跟媳婦說了,然後又說出了想賣掉為兒子買的樓房給母親做手術的打算。
他媳婦是一個通情達理的好女人,雖然捨不得賣樓,但也沒有過多的阻攔,眼含著淚水說:「你做主吧,咱娃娃也是個懂事的孩子,不會怪你的。」
馬三駿之所以想到賣房也是無奈之舉,但凡能借到這筆錢,他絕不會走這步。為了能給兒子早點訂婚,買這棟樓可沒少作難。 媳婦沒阻攔,馬三駿心裡很溫暖,從心底感激她對自己的理解,他真想跪在媳婦面前說聲謝謝。
賣城裡的樓房很順利,他家鄰居早就想在縣城給兒子買棟樓房,只是沒遇上合適的。馬三駿把自家的情況跟鄰居一說,馬上就達成了交易,城裡的樓房面積是九十平米,總價三十六萬五千。他鄰居有二十八萬現金,把靠村口的那五間磚瓦房和那處大院子作價八萬五千元,兩家請村主任和村會計作證寫下了契約,先支付了十萬現金,日後空閒時再辦理過戶手續,付清餘款。這個交易也算公平合理,兩家都不吃虧。
三天後,馬三駿的母親順利地做完了手術,手術很成功。手術費和其他費用共花了六萬多一點,他大哥和二哥每人掏了三千塊錢。
很快,馬三駿賣樓房給母親做手術的事就傳到了他未過門的兒媳婦家,任憑媒人說破了嘴皮子,女方還是決絕地退掉了這門親事。
看著兒子傷心難過的樣子,馬三駿心裡不是滋味,可他沒有後悔,因為他的母親健康地活了下來。
後來,馬三駿賣樓救母的事跡被多家報刊和電視台報道。
2016年春天,高鐵線路占用了鄰居賣給他家的那棟磚瓦房,連房子加上大院子,政府一共補償給馬三駿家四十二萬五千元。
得到這個消息後,馬三駿兒子之前退婚的對象又找上門來了,可惜為時已晚,馬三駿的兒子已經和本村的一位漂亮女孩開始談婚論嫁了。
2016年7月1日,馬三駿的女兒接到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錄取書。馬集村頓時沸騰了,就連鄉里的領導都到馬三駿家來祝賀了。
村裡人都說馬三駿好人得到了好報,這是菩薩顯靈了。
老話說:「父母是兒女的財神,誰孝敬父母誰家就有好運!」這話我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