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就拿了世界紀錄,19歲卻輟學,決定花10年清理海洋垃圾,最後更賺了160億!

rupert| 2016-07-06| 檢舉

當提到海洋垃圾清理的時候,很多人堅定地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儘管,也從來沒有人真正嘗試過——Boyan Slat。

[size={defaultattr}]

曾經,一則科考隊在一隻瀕臨滅絕的大海龜鼻孔裡拔出10公分吸管的視頻在微博上引起了大家對於海洋環境的重視,但事件過去這麼久,對清理海洋垃圾的處理,卻沒有任何消息!

[size={defaultattr}]

甚至,很多人堅定地認為清理海洋垃圾根本不可能的。

但,有一個少年就偏要試一試!他的名字叫Boyan Slat,他的夢想是:把人類弄髒的海洋清洗乾淨。

儘管從來沒有人相信他。但是,他做到了。

[size={defaultattr}]

這個項目被TIME雜誌評為2015年度25個最棒的發明之一!

BoyanSlat在13歲時對火箭感興趣,做了一個水火箭,拿了金氏世界紀錄。

如果後面的事情都沒發生,他也許會變成一個火箭專家吧。

但是在他17歲那年,他跑到希臘潛水,他此後的人生便改變了…

因為他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size={defaultattr}]

沙灘上全是塑膠垃圾

他在小塑膠袋和魚中間游過

「塑膠袋比魚都多。」

在過去的30到40年間,數百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有些地方甚至人類都還沒有到達過,卻完全被垃圾所包圍…

困在垃圾堆中的海豹!

[size={defaultattr}]

這些垃圾最後會怎麼樣呢?

經過長時間海浪的沖刷和陽光的曝曬,這些垃圾變成了小碎片,但是它們永遠不會消失…

它們永遠是塑膠!

[size={defaultattr}]

在垃圾堆裡,最少的是紅色碎片,因為紅色和其他顏色比起來,對鳥類來說更像是食物。

這是一隻死掉的信天翁。它的肚子裡,全是觸目驚心的塑膠垃圾。

[size={defaultattr}]

這些塑膠不會直接讓海底生物喪命,但是由於吸收了PCB和DDT,它毒害了食物鏈,而食物鏈,也包括我們…

[size={defaultattr}]

一星期後,Slat所在的高中讓大家自主選擇一個課題來研究,他於是馬上想到了海上垃圾的問題,開始嘗試新鮮又基礎的研究。

他和同伴帶著棉拖網去希臘,為了省錢,他買了最便宜的機票,但是他無力承擔高額的超重託運費。

於是他一件衣服也沒帶,行李箱裡放著棉拖網就上路了…

[size={defaultattr}]

經過實地試驗,他們發現塑膠碎片的總量,事實上比大體積的塑膠還多出四十倍!

他們開始想把這些碎片弄走,但是並不想帶走水中的浮游生物。

[size={defaultattr}]

首先想到的辦法,是簡單的用離心力來分離,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浮游生物可以承受多大的G力,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他們決定再次出海。

他們沒有船,於是決定:游泳出海!

[size={defaultattr}]

他們對浮游生物取樣進行了測試,發現它們可以承受50G以上的力,遠超過分離所需要的力量。

這讓Slat喜出望外,他們開始按照這個思路,建造多層次的漁網。

然而卻失敗了,試驗中破碎的多層漁網…

[size={defaultattr}]

事實上,Slat並不是第一個關注海洋垃圾的人,在他之前,有很多人已經在嘗試處理垃圾,但是都失敗了或者見效緩慢。

這其中最難解決的是臭名昭著的位於夏威夷和加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

[size={defaultattr}]

人們把那裡稱為「塑膠湯」,綿延數百萬平方公裡。

在Slat之前,大部分人的清潔辦法都是做一個類似釣魚的裝置,來釣海水中的垃圾。

[size={defaultattr}]

用這種方法,將花費數億美金和數千年才能完成清理!

Slat想:為什麼要在整個海洋中尋找垃圾?為什麼不能讓海水直接把垃圾送過來呢?

與其跟著那些塑膠跑,還不如讓垃圾自己跑進收集設備。而且可以節約能源。

由於洋流的循環作用,海面上漂浮的垃圾會聚到一起。

[size={defaultattr}]

在海上裝上一個障礙器,集中漂浮的塑膠,並及時將垃圾就地處理,洋流和海洋生物則會從這個障礙器下方通過。

他還打算採用由浮柵固定的V型緩衝區。被打撈上來的垃圾則將循環再利用。

[size={defaultattr}]當他第一次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這還僅僅是一個想法而已。此後他一直在努力讓它變成現實。

2012年他進入了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開始學習航空航天工程,然而他的目光卻不是望向天空。

海洋,就是他從17歲那年開始給自己的人生定下的目標——哪怕是孤身一人,他也要讓佔據地球三分之二面積的海洋做出改變。

[size={defaultattr}]

他第一件所做的事是,搞清楚這個領域最急迫的問題:「如果你都不知道垃圾的總量,還怎麼談清理乾淨呢?」

於是他聯繫了幾所大學的教授,請大家幫忙測量在環流表層有多少的塑膠。

也許是被他的決心打動,這些教授還真的幫忙了。

[size={defaultattr}]

他們最終的計算結果是,到2020年,海洋垃圾將達到725萬噸,相當於一千座埃菲爾鐵塔漂浮在海上。而這些垃圾,需要79000年才能修復!

「我相信太平洋垃圾帶只要5年就能修復完成!」

[size={defaultattr}]

這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減法算式:如果他成功,他將為人類節省下78995年。

他收集了50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然後開始尋找答案。

當時他所有的零用錢只有200多歐元,很快花得精光,於是他試圖獲得贊助,沒人理他。

[size={defaultattr}]

「我記得有一天聯繫了300家公司,只有一個回應了我。」

他們不相信這個一臉稚氣的孩子,竟然要改變整個海洋。

「一年前我不確定它能否成功,可是,至少我得去試一試。」

他到TedX上演講,向人們闡釋他的海洋清潔概念。

[size={defaultattr}]

少年自己都沒想到,2013年3月26日,他的TedX演講突然病毒式傳開了。

成千上萬的人每天點擊他的網站,每天都會收到1500封郵件,他們申請做志願者,幫助他完成這個偉大的夢想。

15天內,他收到了80000美元。

[size={defaultattr}]

也許是受到大家的激勵,Slat決定輟學。當時,他年僅19歲。

2013年,Boyan的工作室THE OCEAN CLEANUP正式成立。

這是一個100人的團隊,其中有70人是科學家、教授和工程師,大部分人是志願工作。

除了收到很多志願者報名之外,也有很多人對他們提出了問題和質疑,他們不斷地做試驗和測試,來解決這些問題。

別人說:又有一個傻子想去做一件,根本沒法實行的事情了。

[size={defaultattr}]

Slat在海洋上進行測試!

最後,Slat和同伴花了一年解決了所有的50個問題,最終做成了一份可行性分析報告,一共有528頁。

[size={defaultattr}]

他們的設備由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能保證持續不斷地工作。

用這種方法收集海面垃圾,預計花十年時間就可以清理太平洋垃圾帶一半左右的塑膠垃圾,清理每公斤垃圾的成本是4.53歐元,僅為現有清理海洋漂浮物垃圾成本的3%。

[size={defaultattr}]

他們證明了自己的設想是可行的!

Slat的努力終於被大家看到了2014年,他獲得了聯合國環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

[size={defaultattr}]2015年挪威國際海事獎把青年企業家獎頒給了Boyan。

[size={defaultattr}]

這個項目還被TIME雜誌評為2015年度25個最棒的發明之一!

目前,Boyan工作室的眾籌已經達到200多萬美元。

他們計劃在2016年在日本和朝鮮之間的海域投放裝置,這條裝置將有2千米長。

[size={defaultattr}]

這套設備會在垃圾漂流到沙灘之前對它們進行攔截,而且還不會傷害到海洋生物。

而這些垃圾在收集起來後,會被運到附近的大電廠,通過一些步驟轉換正電,為全島居民供電。

[size={defaultattr}]

Slat的下一個計劃更加宏大:在太平洋裝上100千米的清潔裝置。預計將在2020年投入實施。

更讓人震驚的是,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海上垃圾收集起來,賣掉這些從五大環流清出來的塑膠。把這些垃圾轉化成石油以及其他的產品,他們會賺超過5億美元(超過台幣160億),這比整個計劃花的錢還多,換句話說,這個項目竟然是可以盈利的!

[size={defaultattr}]

Slat說:「當我們了解改變的重要性遠大於金錢,金錢最終還是會來。」

是的,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拯救任務,但是這本來也是我們惹出來的禍——是人類創造了塑膠。

所以,請不要說我們沒辦法完成。

當我們談起環保問題大多數人總會說:那是一條很長很遠的路,讓我們的下一代去煩惱吧!問題是,誰是那個下一代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1618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