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攝gjoyz,下同
國外有對夫妻剛買了一組新床墊,很開心的錄影想記錄下新床墊開箱的過程~
沒想到床墊剛從塑膠套中拿出來,竟然就發出奇怪的氣味,上面也有莫名的破損,於是他們打算把床墊拆開來看看。
結果才撕開第一層,竟然發現裡面布滿莫名班點。
看到這景象,更讓他們好奇裡面到底有什麼。
不開還好,一拆開床墊後竟然看到……
他們萬萬沒想到,新買的床墊裡面竟然裝滿看起來就超惡心的填充物,這樣的床墊怎麼讓人敢睡啊!
看完這段影片,真心覺得網購選床墊的時候一定要加倍小心,畢竟這是每天都會用到而且和身體經常接觸的物品,光想像睡在這上面我就快吐了…
好床墊選擇判斷的七大注意事項
圖片引用至home.pclady.com.cn
一、該怎麼判斷店家的床墊好壞呢? 會不會有黑心或大陸貨? 無論是獨立筒、內材或是該怎麼選擇才好呢?
ANS,
首先床墊是"好"還是"壞" 這部份,定義上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會有主觀性的問題。對我們而言,床墊看得是整體,並非單一規格,整體結構組合若是虎頭蛇尾…例如拿著乳膠搭配低等級的表層和大陸進口的廉價獨立筒,這樣算是好還是壞?
如果我們只有幾千元的預算去選擇一張床墊,那麼無論是任何業者,提供給您的床墊結構設計則有限,如果標準稍低無妨,如果期盼幾千元能和數萬元的床墊可以相提並論,可能有點一廂情願..
尤其床墊最重要的核心彈簧,目前最大宗的獨立筒袋裝結構來源有許多:1.知名品牌進口 2.台灣中鋼鍊材 3.大陸壓縮後進口 4.回收重製的彈簧系統。不過大陸彈簧不見得差(只是業者進的通常是差的)。我們不願意恐嚇消費者市場多黑心,回收再製的黑心床墊業者畢竟仍占比很少很少,但這不是今天討論的要點。
按照彈簧成本來說是1>2>3>4,不過據我們所知,回收再製真的沒有這麼多,畢竟大陸壓縮的獨立筒彈簧搭配低等級的表層、襯材,一張獨立筒床墊約莫可以在2000元即製作完成,就算搭個5cm乳膠,成本仍可壓在4500~7000元內…賣價則業者自訂。不過這並非回收品,而是新品。這樣的產品符合我們的期盼嗎?
OK,如果有高點的預算,不願意接受廉價的大陸彈簧製品,但無奈的是那麼想區分台灣中鋼鋼線與大陸壓縮獨立筒的話,可謂有相當的難度,辨認不出來並非消費者的問題,而是現在的情勢,就算是業者也無從肯定與辨認,您無從查證是否來自於大陸,而區區一張認證文件的話其實很容易拿到,所以床墊真的是憑良心的事業!
真要試著判斷的話,只能從業者自己的行銷用語是否矛盾和末端販售金額,大致尚能推估一二,只是常有部份消費者抱怨黑心,在我們的角度來看,黑心真的不好定義,並且…床墊這種一分錢一分貨的產品,消費者如果抱著一廂情願只看價格是否便宜,不從其他層面判斷的話,類似的事情只怕是層出不窮…
因此,我們因而無從判斷所有真偽的情況下,如果客戶要我們建議,我們僅會建議,過於便宜,風險自然就高些。找讓您感受評價好、有信賴感、誠懇、感受有保障的業者,或許更為單純易辦,而如稍注意,從許多細節及交涉層面,都容易做出基本判斷的。
二、床墊品牌這麼多,我有沒有買貴被騙?銷售員說本來一床要20萬,現在只賣5萬有可能嗎?
ANS,
有沒有買貴,大略分兩個層面來看待,第一是不同品牌的比較,第二是在該品牌裡到底有沒有買貴
如果是產品面比較,需從接近價位的各產品面就是要比較規格材質是否相近
床墊彈簧規格、舒適層墊料規格、床墊工法結構、布面材質與質感,但是前提是材質是公開透明的標示原則。
然後如果從品牌面來看,就是要看該品牌的門市通路規模、售前售後的接洽流程、實體口碑、產品公開保證資訊、品牌相關認證、經營歷史、該品牌一貫的態度與堅持是否明確、經營服務系統深化的程度。
我們建議要從以上面向來看,才是完整的比較面向!
至於價格有沒有買貴、該品牌有無述說的價值,這則難以判定,俗語有一句話說,有行無市。
一個床墊品牌,如果端出一個床墊產品,該品牌刻意將該產品標價200萬,也不能說不對,價值存在消費者的心理主觀認定,但標價權在業者手裡,只是標了有沒有人買單而已,展場行銷甚至部分業者也可以成立假訂單、假個資說服消費者相信其品牌價值。有時同一間製造公司會擁有多個品牌的話語及價格制定權,也會刻意將各品牌價格分化操作。
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是,在該品牌公開的產品資料裡,找尋該品牌的最低價位,就可以知道該品牌的價值基礎在哪裡。
三、買的新床墊有味道,請問是正常的嗎?
ANS,
如果您收到的確切是新製作好的床墊,是會有些許新襯材、布料、外麵塑膠複合膜..等味道的。尤其包裝床墊的外面那層塑膠複合膜屬於特殊材質,強韌性非常足夠,所以能有效保護床墊,但因經過封口處理,故部份味道會封在裡面,通常一星期後新床墊的味道會逐漸散去…業者只要採取的是無毒的膠合系統,那麼對人體危害是無虞的。畢竟連床墊工廠的床墊製作師傅都得每日聞的,有害的話實在不是件小事,很快就被內部員工舉報了吧!
您可參考就連國際名床蓆依麗的網站也註明了相同的資訊供您參考,有些可能完全會沒有味道的情形則有可能,一為現場展示品,或者該床墊完成後已先置放一段期間,那麼即可避免床墊的新味道。這也是部份業者採用的方式,但仍無可避免。
床墊膠合的知識可點選此參考悅夢撰寫的此篇文章~
四、床墊到底是躺硬一點好、還是躺軟一點好,還是聽醫生的話好?
ANS,
坊間有所謂的壓力墊感測方式、人體工學MMT適力測試、BMI選床方式,甚至還有利用電子書和網路量表測試,還有號稱國家專利填資料不用試躺就可以找到合適選擇的方式?
要瞭解的是坊間常見的新型、新式樣要取得專利字號並不難,同時取得完全不代表政府背書其功能有效或療效,只是有心業者常會利用此點作為誇飾不實行銷之用。其實新型和新式樣專利早改採「形式審查」而不進行「實質審查」,這代表什麼?
代表您只要請專業事務所按照規範寫專利內容,其實政府只會確認文件內容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有明顯瑕疵,毋須判斷該功能是否明確且充分,亦無須判斷該功能能否有效實施即可申請通過。
其實許多業者都提供了主動性的選床方式,但若是這麼有效果,關於這些測試選床的口碑卻沒有一傳十、十傳百的滲透網路或是生活呢? 更何況是在變化快速的網路世代? 為何床墊業仍百家林立?
悅夢其實也有取得床體結構的專利,只是沒有對外公布和公開,雖專利皆可公開查詢,我們也不願採取如同坊間少數床墊業者大肆胡謅的方式做行銷。若我們自己把真正要選床該做的功課和責任完全放棄,其實等同於自己放棄了找合適床墊的權利了。
一般而言,我們較為認同的是"BMI+生活習慣"做為選床參考,一般而言BMI值較高的人可以躺硬朗一點的床墊、BMI值較低一點的人可以躺軟一些的床墊。但仍需要注意的是"習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
例如家裡使用我們床墊的知名公益部落客Dear John老師,體重稍重,按照正常情況,應該睡偏硬一點的..可是聽了醫生的建議換了硬床墊,卻反而老是沒睡好~
最後挑了我們床墊屬於偏軟設計的,我們做了很多事前溝通,建議無需要挑選這麼軟的床款,沒想到該客戶竟然夜夜好眠~原來是因為過去客戶從以前就是睡軟床了,所以習慣實在無法變換的太多,最後還是挑了偏軟床。
雖然這樣的結果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但是也更讓我們學到也肯定了,萬事沒有一定的答案,客戶朋友末端的感受真的才是最重要的。
須注意的是,床墊軟硬真的是很主觀的感受,您覺得太軟,可能其他人覺得剛好。原因是每人的身高、體重、身體狀況、及睡眠習慣都不相同,所以從文字上要直接判斷自己適合的軟硬度,有一定的難度。
悅夢床墊雖然有基礎的特別量化判斷方式,但仍不願意直接開放網路不經過試躺即購買的原因就在此。我們有要對自己負責的企業原則與態度,並且我們相信做到此點,也算是對消費者負責的其中考量。
至於睡軟、睡硬,我們相信…也要將自己的睡眠習慣與舒適度納入考量,不見得全面遵照網路上寫的,醫生說的就是好方式,能睡得著、睡得好才是最重要的。以上是我們的觀點,以上供您參考.
五、床墊該怎麼選擇?怎樣是對孩子好的、或對長輩好的呢?
ANS,
相信這是許多人的疑問,市面上床墊商品眾多,該如何才能挑選到自己覺得適合的床墊呢?
其實每間業者不大相同,有些以材質工法搭配客戶朋友的身高體重加上自己的經驗判斷做為建議參考。有些以機器量測的壓力平衡作為選購參考..各家業者方向不同,各有其優缺,因此就無法一併而論。
床墊來說,耐用度可參考我們分享的耐用度判斷資訊,工法可參考我們分享的工法資訊,另外我們認為彈簧高度很重要,彈簧高度和整體床墊的比例建議是1比1.3到1比1.7之間。
為什麼呢?假如彈簧高16cm,床墊整體高36cm,這樣的設計可能看起來很有氣勢好看,但其實根本彈簧受壓率很低,幾乎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是在躺墊料,而不是彈簧。
好的床墊設計,悅夢實驗出來最佳的搭配就是彈簧高度和整體床墊的比例建議是1比1.3到1比1.7之間,這樣的躺感比例最恰好舒適。例如彈簧如果16cm,那整體高度應介於21cm至27cm之間。如果18cm則為24至31cm之間。
至於合適的床墊來說,我們相信每個客戶朋友適合的床墊軟硬度是有個範圍的,並且因其身形和習慣有所不同。我們的靜態軟硬度標準單純以平躺後臀部下沉的幅度作為參考標準。當然一般坊間建議而言,體重稍重,可睡扎實一點。稍輕的話,可睡稍軟一點的床墊,不過也只是個參考!
我們認為日常習慣考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是未試躺或者用儀器無法確認的,因此我們才堅持不做未經試躺瞭解就販售的方式,很多層面是無法用文字輕易交待的,悅夢有其床墊專業的責任態度考量。
首先,挑選的床墊請盡量不要跟原有床墊差異過大
若您原有床墊讓您感覺太硬不舒適,可以挑選比原先床墊稍軟一點的選擇。反之若覺得原床墊太軟,則可以挑選稍硬些的床墊。
雖是如此,但還是不建議一下子挑選軟硬跟原先差太多的床墊,因為可能會使得床墊適應期拉長,也讓您以為床墊是不是選錯了,造成您的誤解。
第2,請盡量以有舒適層配置的床墊作為選擇
雖然我們主要商品為獨立筒,但我們反而要說,挑選床墊適合的軟硬度及扎實度遠比是否獨立筒來的重要,悅夢以獨立筒床墊作為開發方向,單純是因為市場接受度及低干擾的需求,並非獨立筒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席伊麗的美姿彈簧系列,也是我們認為很不錯的優質床墊商品。
我們會建議的是,床墊彈簧結構配置過於單薄的舒適層,除了對背部身形曲線不易貼合,支撐度可能不夠以外,對於床墊彈簧結構的壽命也容易降低,因此我們會建議客戶朋友盡量挑選配置達一定厚度舒適層的床墊(當然也無必要太厚實)。
第3,注意生活習慣的因素考量
依照我們的經驗,原先躺硬床改轉躺軟床墊的客戶朋友容易適應,適應期間也短。但若平常已習慣躺軟床墊,馬上改躺硬床墊,可能需要較長的適應期間,甚至"重躺硬、輕躺軟"這種經驗可能完全不適用。
也因此,若是孩子,我們一般建議躺偏扎實些的床墊,除了骨骼尚在發育外,也有可能若自小就習慣躺軟床墊,未來孩子長大後在選擇床墊上的彈性即會降低,長大後近乎只能挑選軟床墊了。而孩子對於床墊好壞適合與否,往往較沒有判斷經驗,父母則可能需扮演溝通及決定的角色。
若是長輩,基於翻身/起身容易及安全性的考量,我們也會建議躺偏扎實款的床墊,當然若是本身習慣即是躺偏軟床墊的長輩則就不見得需要這樣挑選了。
若是平常睡覺習慣側躺,也可選擇舒適層較厚實且軟的選擇,如此對側躺得壓迫性較低,也較能睡得舒適。
最後,不要被行銷說詞或材質用語所惑,挑選誠懇信賴的業者
床墊是整體的,其結構優良和軟硬度適合您是比較重要的。結構材質優良,能夠確保床墊再三五年內的個性差異不會太大,另外保固服務期間內,業者能夠秉持服務熱誠處理也是很重要的。
並非關注床墊線數、材料即代表那張床墊會適合您,每間業者均有其特色與優點。
注重聲譽的床墊業者,用料應均有一定水準,因此可以從床墊登記是否久遠、口碑好壞、用料好壞、是否專業、是否合法透明、經營態度是否誠懇實在 作為選購參考較為重要。
以上,供您參考 ︿︿
六、如何分辨自己睡的床墊太軟或太硬?
ANS,
首先,必須先了解自己目前睡的床墊,是不是會造成睡醒後身體有些微的疲勞感?
如果會的話,就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酸酸的位置,大約是在哪個部位?
我們的身體背部,呈現S曲線,以側面來看,凹進去的地方是腰,凸出來的地方是背與臀部,也就是腰的上下部位。
如果是腰的地方會酸,很有可能是因為睡太硬的床導致起床後的痠感。
睡太硬的床墊,平躺時腰部有空隙產生,因此腰椎沒有被支撐到的地方,無形之中,身體會不斷的累積痠感,久而久之就會有疲勞感,會覺得越睡越累。
如果是腰的上下部位會痠,那有可能是因為睡太軟的床墊所導致的。
睡太軟或太塌陷的床墊,因為身體的重量比較重,所以平躺時脊椎會往下沉,使得背部與臀部無形中會不斷的使力,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因此在選購床墊時,一定要親自試躺,在選購床墊時,試躺的過程中,盡量去感覺身體,是不是有被支撐起來?側臥時,腰椎是否有達到水平線;如果可以感覺到身體被支撐起來的,全身是完全放鬆的,那這樣才會讓身體每一個部位達到完全的釋壓作用。
會比較建議試躺時間至少超過15分鐘以上,用自己平常睡覺的姿勢,不管是平躺、側臥、趴睡,都不要害羞,好好的去感受身體給自己的反應是什麼?選對一張適合自己的床墊,才能提升睡眠品質,每天醒來才會有更足夠的能量去面對新的一天。
備註:
在此說的"痠"是針對起床後的短暫痠感唷,過一段時間,身體自然會恢復的那種,如果是長時間的痠痛,建議還是先找醫生比較妥當唷
七、什麼才是該換床墊的時機?
ANS,
如果您覺得睡眠品質一直不好,翻來覆去總睡不著,經過醫生諮詢後,或是床墊彈簧結構有塌陷變形的問題,或者是床墊經久使用已沾染污漬、濕氣,即可開始考慮更換床墊。
當然,如果您希望給另一半一個好的睡眠品質,更甚至您親愛的父親、母親更舒適好眠,畢竟我們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睡眠時間在床墊上度過,建議您可以開始瞭解適合他們的需求,床墊不僅僅是為了您自己,也為了關心與愛的人,讓他們感受您的貼心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12438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