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奇葩的10種水果,長成這樣你敢吃嗎?
TOP1 釋迦果
釋迦又名番荔枝,因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主要產自台東等地,每年秋季至次年開春都有出產。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消化。釋迦一定要熟軟才能吃,買回家後,若仍生硬,可用報紙包裹,噴些水,放上一二天,待變軟後即可用刀剖開去皮食用,鮮美香甜,口味非常獨特。也可切塊做成各種冰飲。果皮不可食,若果皮發黑,不用擔心,口味更佳。釋迦在台灣深受喜愛,每年都要舉行釋迦節,選出的冠軍釋迦售價折算人民幣上萬元一顆。
TOP2 杈杷果簡直就是心形的櫻桃有木有!
它擁有豐富的蛋白質、礦質元素、維生素和胺基酸,其中鈣的總含量比蘋果高出24倍,鐵的含量比目前水果中含鐵較高的桃果高出5倍,磷的含量為目前報道過的所有果樹之最,鋅含量也高於一般果樹,具有非常好的保健美容效果和抗癌作用,so杈杷果又名健身果。
TOP 3 紅肉蘋果
紅皮蘋果你一定吃過,但紅肉蘋果你可能連看都沒看過!蘋果之鄉日本青森縣的五所川原市,栽植出一種紅肉蘋果,不但皮是紅的,肉也是紅的。因為果肉酸度高,所以不賣整個的蘋果,而是做成果汁、果醬等加工食品。有機會到五所川原,別忘了試試它酸甜的滋味!
TOP4 貓屎瓜
在巍巍秦嶺、巴山的深山之中,生長著一種野生灌木,人們叫它貓屎瓜。因其果實成熟後,呈藍紫色,多漿汁,形狀很像貓兒拉的屎,所以俗稱「貓屎瓜」,又稱「貓兒屎」。
話說這貨長得有點像磨砂版的茄子有米有!
別看人家長得不起眼名字又難聽,但貓屎瓜的營養可是灰常豐富。其果肉中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肪、果膠、維生素和礦物營養。味甜如蜜,可供鮮食和加工製糖、釀酒、食品、果膠、果凍、果醬等。
TOP5 菠蘿莓萌萌噠菠蘿莓長得像草莓,其實呢也確實是草莓的品種之一。又因其味道與菠蘿出奇的相似,故稱為菠蘿莓。這種水果外形像草莓,味道像菠蘿,又名白草莓。
據說這種水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還有健脾胃,補充維生素C的功效喔。
TOP6 毛葉棗
毛葉棗(又稱印度棗、台灣青棗)屬鼠楊科棗屬果樹,因其產於印度,故名印度棗,又因其果形酷似蘋果,因而毛葉棗又名"熱帶小蘋果"。過去由於缺乏優良栽培品種,致使該果樹推廣種植面積較少。近年來,由於新的優良品種的選出,中國台灣發展較快,面積已達數千公頃,果價高達100元新台幣(合人民幣27元/KG)。
TOP7 賴葡萄
癩葡萄,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實。雖然長得像,但作為蔬菜的苦瓜,較長條形,只要成果就可食用;而賴葡萄較為團形,必須成熟才可食用,瓤是紅的,味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同科同屬的哥倆長得如此相像,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TOP8 刺角瓜原產於喀拉哈里沙漠地區(南部非洲沙漠高原)的它,也被人稱作「非洲角瓜」、「火天桃」看圖片就知道,這絕對又是個「內秀」的傢伙…
別看它表皮非常堅硬、凹凸不平,其實肉質細膩多籽,像黃瓜一樣呈凝膠狀,口味清甜,聽說它的味道類似於黃瓜、西葫蘆的混合味或者香蕉、黃瓜和檸檬的混合味。雖然人家看上去有些讓人噁心,但卻是許多人摯愛的水果呢。
TOP9 蛇皮果
你大概在想「這是個什麼鬼」,但說起它的另一個名字「沙叻」你是不是會感覺熟悉了很多?
蛇皮果擁有「果如其名」的像蛇皮鱗片一樣的紅褐色外皮。果肉脆,成熟的比較甜,果肉黃色和榴槤類似,味道有點像酒糟,不過很好吃。
蛇皮果不僅有美容的效果,它還是水果中鉀含量最高的品種之一,果膠含量豐富,對人腦十分有益,有「記憶之果」的美譽。
top10 麵包樹
看過《麵包樹上的女人》,但沒想到世界上真的會有麵包樹!作為一種木本糧食植物,麵包樹的果實澱粉含量非常豐富,食用前通常以烘烤或蒸,炸等方法料理,烹煮後味道與麵包和馬鈴薯相似,鬆軟可口,酸中有甜,是許多熱帶地區的主食。突然感覺熱帶地區人民的生活都好方便,不用買米買面,餓了直接烤個麵包果就OK了~
話說一口氣看了這麼多奇葩水果,要是把它們放在你面前,你敢下口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