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我們地球的年齡?源於100萬前的那次偶然撞擊!

地球誕生時留下了任何的紀念品嗎?有可以證明真實年齡的物體嗎?有一個地方可以找到當年太陽系形成時殘留的遺蹟,它們位於木星和火星的軌道間,那些就是產生地球的原料,在冰冷的空間中飄蕩,從未改變過。

100萬年前,一顆大的小行星恰巧撞擊了一顆較小的,將它推到了一個新的軌道,它的運動軌跡在大約5萬年前的一個夜晚終結,它從天空划過,打破了大峽谷的平靜,撞擊形成一個大坑,在後來這裡被稱為亞利桑那。

這顆鐵質小行星的碎片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如果我們知道這塊鐵的形成時間,我們就能知道太陽系的年齡,也包括地球。但怎麼才能知道呢?

隨便挑塊石頭,這塊石頭中的某些原子可能具有放射性,它們自然地發生衰變,從而變成其他元素。鈾原子首先變成釷原子,平均而言,要耗時十幾億年。釷很不穩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變成鐠,一分鐘後,鐠又變成了其他元素,又經過10次的核轉變來到衰變的最後一環,一個穩定的鉛原子!鉛不再發生變化。

20世紀有個巨大的成就,在幾十年里測量每种放射性元素轉變成另一種元素所用的時間後,物理學家發現每個不穩定元素的原子衰變比率是恆定的。原子的原子核就像一座聖殿,無視震動和環境的改變,但裡面的原子鐘走的不緊不慢,每一跳的時間都絕對標準,無論日月星辰如何變化。

要了解地球真實的年齡,沒有比測量鈾原子更好的辦法了,只要知道岩石中鈾衰變成鉛的比率,就可以計算出岩石存在了多久。但有個問題,形成之初的那些岩石都已不復存在,或被壓碎了,或被融化了,或者被重塑了。

有個辦法可以計算出鉛的最初數量,天賜的禮物,那就是隕石!亞利桑那大坑的隕石很理想,隕石中鉛的含量與地球形成時的完全一樣。既然知道了鈾衰變的固定比率,就可以知道這塊隕石的年齡,和地球的年齡一樣。只要測量隕石中的鉛就行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10986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