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口感細膩甜美,而且還具有濃郁獨特的香氣,是大家最喜歡的零食之一。辦公桌上的巧克力常常不知不覺就變少了。如果是同事偷吃了也沒關係,說不定人家喜歡你呢?
巧克力口感細膩甜美,而且還具有濃郁獨特的香氣,是大家最喜歡的零食之一。辦公桌上的巧克力常常不知不覺就變少了。如果是同事偷吃了也沒關係,說不定人家喜歡你呢?
不過,時不時新聞中就會出現【巧克力生蟲】的事,不知你遇到過沒有?而且廠家似乎都不認帳,這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巧克力會生蟲呢?是不是原料被污染了?
其實巧克力的生產工藝過程挺複雜的,從原料的選擇和使用,到生產流程和溫度控制,再到成品的裝箱入庫,整個過程需要經過幾十道嚴密工序呢。
其中,巧克力漿的研磨細度可達到【20微米】,連頭髮絲的一半都不到,蟲子不可能活下來,連蟲卵都難以漏網。
會不會是巧克力的果仁鑽進去蟲子了呢?其實果仁在使用前也經過高溫烘烤,比如【180度烤制1小時】,只有火星上的蟲子能存活吧!
既然如此,那些有圖有真相的巧克力生蟲事件是怎麼回事?
由於巧克力含有可可、堅果以及水果乾等成分,蟲子也很喜歡吃,所以在儲存期間容易受蟲害的影響。包裝完整的巧克力,生蟲的幾率非常小。
但是如果包裝密封不嚴,有小的縫隙或損傷,害蟲就能鑽進去,即使是使用鋁箔包裝也是這樣,害蟲的幼蟲和成蟲甚至還能咬穿包裝材料呢。
更何況巧克力的儲存期限長,小蟲子有充足的時間去搞破壞。
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大部分巧克力生蟲投訴來自於【比較溫暖】的地方,87%的生蟲巧克力都含有堅果成分,巧克力中最常見的【蛾子幼蟲】更偏好於這樣的環境。
巧克力從生產到發生蟲害投訴之間的【平均時間長度是266天】,說明這些產品已經儲存相當長一段時間。
雖然不能說所有的生蟲事件跟廠家沒什麼關係,但至少說明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吧。
巧克力生蟲主要在運輸和儲存環節,包裝完好的巧克力到達您手中的時候,已經經過物流 、倉儲、批發、零售等多個環節,而巧克力本身含有的高蛋白和特殊香味極易吸引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小蟲。
物流、倉儲環節的環境比巧克力工廠差很多,這種情況下,蟲子們會乘虛而入,損壞包裝及產品,而這種極其微小的包裝缺陷肉眼觀察往往是很難被發現。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購買巧克力後【儲存不當】。很多人認為,巧克力應該買回去慢慢吃,因為大部分巧克力的保質期都在一年多,也不用急著吃完。而且家裡也很乾凈,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們在家一般會把巧克力和其他的零食一起放在茶几上,或者和其他食品一起放在櫥櫃里,有時會放在辦公桌上當做休息時的零食。即使外包裝拆開後,也不會改變儲存方式。
但實際上,看上去乾淨、整潔的家居環境也可能有很多小蟲光臨,巧克力與其他的餅乾糖果混裝也可能帶來交叉污染,增加生蟲的風險。
總的來說,巧克力一旦生蟲,其實是很難說清,到底是誰的責任。消費者訛人也不是沒有,企業耍賴也不是不可能。
但負責的廠家甚至會把蟲子拿回去做DNA鑑定,看到底是什麼蟲,生活習性如何,需要多長時間孵化等等,以此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和污染環節並加以改進。
巧克力產品由於成分的特殊性,對於儲存條件有嚴格的要求,須謹記【溫度、濕度】兩大條件。巧克力最佳的儲存溫度是10-22℃,濕度是50-60%,最好放在陰涼、乾爽、清潔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
比如【溫度過低】,可能出現白霜,那是脂肪析出的表現,不影響食用,但影響觀感。
如果條件允許,可放置在密封乾燥的容器中。同時,為獲得最佳口感,一般建議在拆封后儘快食用。
若未能及時食用,務必將剩餘巧克力儲存於密封容器內,並置於陰涼乾燥處,這樣才可以避免受到外部污染。
另外,建議您買巧克力時,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原廠產品的每個環節都按照標準操作並被嚴密監控,最大限度地杜絕了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同時,正規商超的倉儲和銷售環境都更有保障。
剩下來的,就是盡情享受巧克力帶給我們的美味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9897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