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將

下載於google圖片
1.八家將簡介:
八家將流傳在台灣民間大約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在西港鄉瓦厝內的八家將是正傳的,只在刈香活動時有出陣,其餘的時間是不出陣的,所以要看到他們的表演的話,只有在刈香活動時才看得到的。
八家將的基本成員有甘、柳、謝(七爺)、范(八爺)四將軍和春、夏、秋、冬(楊、何、孫、方)四季神及三位部下,分別是文判官『文星』(陳叉爺)、武判官『武星』(劉叉爺)、挑刑具的使役(刑具爺)。八家將的人數沒有固定,有7、9、11人成陣的,也有13人成陣的稱『什家將』。一般看到的八家將大多是11人所組成的。
在一般的廟宇有供奉城隍爺、王爺、地藏王、獄帝爺、五福大帝(五靈公)都會有依附著八家將神。在王爺廟裡如果有供奉著八家將神的話,那間廟宇也會被稱為『威懾冥府』。
神壇前的11尊神像
吉善堂所供奉的主神
2.八家將的由來:
韓德、盧清二人是城隍爺的二位部將,甘、柳、謝、范、楊、何、孫、方八個人是山賊,後來被官兵所抓,而關入死囚(監獄)。在中午的時候,八個人要求返家共度,韓德、盧清應並相約定時回囚受死,結果時間一到八個人未回囚,韓、盧二人只有自盡殉職,八個人感其恩德,亦自盡。世人敬奉甘、柳、謝、范、楊、何、孫、方八個人為八家將,韓德、盧清二個人為二將令。
左邊近照
右邊近照
3.八家將的介紹:
(1)陣式:
八卦陣(內八卦、外八卦、龍虎八卦)、七星陣、四門陣、照四角…等等﹔腳踩七星步、八字步(又稱虎步),以八字步為主﹔參拜時,看是何人在以何種陣形參拜。
八家將行走的威武模樣
(2)武器:
1.刑具爺:魚枷─紅木板上有畫魚圖所作成的枷鎖、斧頭─砍木頭的斧頭、釘鎚─釘釘子的鎚子
2.文判官:令旗─黃色旗子上有寫令字、令牌、劍
3.武判官:鐵叉─一根長長的棍子前面有三角叉
4.甘將軍:棒子─一跟長長的綠色竹子
5.柳將軍:戒棍─用油漆漆成紅色的棍子
6.謝將軍:鉅刀─像A字型的鐵片
7.楊將軍:蛇鞭─一條紅虹得鞭子,手拿處是蛇頭形
8.何將軍:金錘─用金色的東西做成像六角形的鎚子
9.方將軍:花籃
10.每人各有一把,除刑具爺以外:法扇─用白色羽毛作成的扇子。
文判官
楊將軍
(3)排列位子:
出陣時二人為一排的,排在右邊的權勢比排在左邊的權勢大。
1.第一排為刑具爺
2.第二排為文判官(陳叉爺)、武判官(劉叉爺)
3.第三排(掌牌)為甘將軍、柳將軍
4.第四排(二牌)為謝將軍(七爺)、范將軍(八爺)
5.第五排為楊將軍、何將軍
6.第六排為孫將軍、方將軍
7.第五、六排是四季將軍。
八家將的排列形勢
(4)出場的裝扮:
每個人的臉譜都是有專人來畫,因八家將帶有淳厚宗教氣氛,性質較為嚴肅,臉譜與服飾正代表其神威,不可以褻瀆的。有的八家將身上佩掛的餅乾(俗稱鹹光餅),是讓人沿途取食的,吃後可保得福,八家將的裝扮有驅驚定神、清屋、改運、開廁、勸人為善的作用;每個八家將陣的臉譜都是不同的,他們是為了不讓別人認出是誰而所畫臉的,當然臉譜不能太離譜,也不能將臉譜畫錯,所以都有專門的畫臉師在畫臉。畫臉前須先淨身。
武判官
何將軍
(5)練習時間:
入館(問神明何時操演,看是老將還是新將來操演,如果是老將的話可慢一點操演,新將的話就早一點操演)當天決定時間開始操演,操演到開館(指神明驗收操演的成果,在一般而言是有形(人)看熱鬧,無形(神)是驗收),入館到開館要花二個左右,在活動結束後要謝館(指表演到一個階段,負責人要宴請大家吃頓飯向大家道謝,也告訴神明表演到一個階段,要收法器和撕符令。入館和開館及謝館都是選自良時吉日的活動。
練習景況
(6)官將首的差別:
官將首的動作陽剛,而八家將的動作陰柔﹔人數不同。
(7)注意事項:
1.看見八家將陣頭時,請勿跑入陣頭裡
2.跳八家將的人在畫上自己的臉譜後,就不能說話
3.在出陣的前7天左右都不可吃葷(吃到的話會吐)、食五毒(蠍子、蜘蛛、蛇、蟾蜍、蝙蝠)、喝酒、吸菸、吃檳榔、賭博、接觸女性。
4.出陣時看到喪家要遮臉(扇子),不得讓孕婦靠近
民眾不敢進入八家將
4.八家將所代表的意義: 八家將給我的感覺是很嚴肅的,他們表演的每個動作都會有赫赫神威的感覺,因此對每個小孩子都具有了教育的效果(指在看八家將時,告訴小孩如果他做壞事的話,他會被八家將給抓去處罰的。)也能夠將不好的疾病給驅逐(如:瘟疫…等),也希望能夠因此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刑具爺
心得(恩淨)
我對八家將的看法,之前我對八家將這個陣頭不太了解,所以這次的網頁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之所以會作八家將的資料是因為在我詢問下得知有一位姊姊的爺爺是負責人,因此我想更了解八家將所含的意義,不過我發現八家將的陣法漸漸的失傳了,因為人為的因素,所以要學習八家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需要花一、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去學習的。
帶白色帽子站在右邊的那位就是吉善堂的負責人了
照片來源:吉善堂李漢茂先生提供
資料來源:
甘仔井武當宮,www.tacocity.com.tw/udang/action77.htm
南瀛觀光資源網,news.tnhg.gov.tw/travel/index.php?act=show&sid=26&tab=02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91138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