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
每一位侍衛神祇神將都有其特殊的臉譜特徵以表彰其身份,具有以下功能:
1「人與神身份轉變」
2「神將身份之確認」
3「行使儀軌信念」
4「軍事作戰偽裝功能」
5「藝術美學價值」
紅面增將軍
青面損將軍
三點金
臉譜彩繪早期的台語名稱為「打臉」。重點著重在神將威武神威之表現,所使用的色系並不多,以「黑、白、紅、綠、藍、金」等六色為主要顏色,其中除了白色的白底需添加多種素材混合攪拌外,其餘色系則多以色粉加嬰兒油調勻,即可使用。此外,官將團大多採用在額頭、鼻子與下巴部份繪以金漆的繪法,有人便俗稱此為「三點金」,據李宗益老師的說法,認為「三點金」的形式可令樣貌更加威猛。
參考自:
1.呂江銘-臺灣家將臉譜藝術:官將首卷 (石渠出版社 2010年11月出版)
2.輔大將團組公式網頁 http://blog.roodo.com/shiajiajia/archives/1510165.html
服飾&配件
各官將服飾比較
官將首
面部裝飾有假眉、長鬢及獠牙,顯示其凶惡貌。服裝以古代將軍形象設計,分肩甲、衣甲及裙甲,常用龍紋裝飾,有的則以布袋戲服飾為藍本;著草鞋且先套上取材自傳統戲劇的腳套。
陰陽司
以黑白兩色對比代表陰與陽,黑白對半的臉譜和鬍鬚及手套等,官服則以藍色為主色;雖屬文官,卻穿著武官的彪紋補子官衣。
引路童子
採上披領巾、花坎肩,下著紅褲、靠腿,與官將首裝扮雷同。
虎爺將軍
上衣著對襟虎斑紋衣,突顯其猛虎角色。
差役
因應各地習俗不同,各將團呈現繽紛的多樣裝扮。中港厝之差役採取與官將首相同的花坎肩、靠腿組合服飾。
紅面增將軍
青面損將軍
官將首配件
盔帽
俗稱「頭盔」,每一成員必帶配件,用來保護頭部,避免官將首護衛主神時,被鞭炮傷害,亦可將護身靈符放至盔帽內。
假眉、鬚角
材質是用塑膠鬢毛綁製的,能使臉譜具有立體感。
獠牙
增損將軍所佩帶,因可能遇到冥頑兇穢來強行,增損將軍要採取以暴制暴的手段來威嚇制伏妖邪。
領巾
為「有領背心」的改良,只剩白色領布及綁線。
花坎肩
印有花紋的花綢布裁製成對襟無袖的背心
雲肩
〈硬式〉增加視覺效果,所以有時候會在上面裝飾一些鋪綿精繡龍紋的圖案。
〈軟式〉材質跟花坎肩一樣,顏色則是以紅綠兩色作對比。
腰帶
以素麵亮緞縫製,纏結靠腿於腰際,使其不致墜落。
紅褲
又稱「縛袴」,多以大紅色棉紗或混紗尼龍布裁製成,將紅褲剪成較寬鬆的尺寸,表演時擺陣較方便。
靠腿
俗稱「龍虎裙」,圍在下腰處的靠甲,顯現武將威風,兼顧美觀及實用性。
草鞋
草鞋具有驅邪壓煞的功能,在穿著時綁成「金」字型。
小型裝飾草鞋
早期為官將首繫在腰際作備份,可供臨時取換用;現今則交由雜役人員持拿。
手環
為銅質或鐵質,具有修身戒定之意。
虎頭鈴
具有清脆的鈴聲可以驅邪避穢,亦有通知聖駕來臨之功用。
彩球
將首裝飾作用之最佳零件,具有畫龍點睛之作用。
印章
由黃布包裹配帶於腰處之印信,方便隨時取用。
高錢
民間信仰中常見的紙錢之ㄧ ,其色澤分為單一黃色或是紅、綠、黃、黑、白五色之綜合。
鹹光餅
又稱繼光餅及咸光餅,一般掛在裝扮者的身上或用包袱提在手上,分贈給遶境沿途的善男信女們。
令旗
具有領導團隊行止及傳達命令信物之功能。
頭盔與假眉
參考自:
1.呂江銘-官將首:唯一發源於台北縣的家將藝陣 (唐山出版社 2002年11月出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91133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