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發動機就是把化學能轉化成機械能。這就好比一個人吃了幾個饅頭,就有力氣乾活一樣。不過同樣是吃饅頭,汽油發動機也分了好多個類別,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一樣。
按活塞運動方式
發動機分為往復活塞式和旋轉活塞式兩種。
其中往復活塞式發動機效率高、體積小、質量輕、功率大,被廣泛地用作汽車動力。

往復活塞式發動機
旋轉活塞式發動機又稱轉子發動機,其功率高、振動小、運轉平穩、結構簡單輕小。但它一般只適用於高轉速,且燃料經濟性差、低速性能不佳,故沒能廣泛使用。
旋轉活塞式發動機
按氣缸排列方式
又分為,直列發動機,尺寸緊湊、穩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油耗低、製造成本低;
直列發動機
水平對置發動機,重心低,車輛行駛更加穩定,但造價高;
水平對置發動機
V型發動機,高度和長度較小,布置方便,還可抵消運轉時的震動,更加穩定;
V型發動機
W型發動機,節省發動機所佔的空間,重量輕。
W型發動機
目前運用最廣泛的是直列發動機。
直列發動機
按進氣方式
發動機可以分為,自然吸氣發動機和增壓發動機。
自然吸氣發動機,是指空氣經過空氣濾清器→ 節氣門→ 進氣歧管,到達氣缸。
自然吸氣發動機
增壓發動機是指將進入發動機氣缸的空氣或可燃混合氣壓縮後再冷卻,以提高密度,進而提高發動機動力性、提高比功率,改善燃料經濟性等。
增壓發動機
簡單來說,自然吸氣發動機是人自由呼吸,而增壓發動機則是人工呼吸。
這兩種發動機運用都較為廣泛,但和人工呼吸一樣,雖然很爽,但一般情況下永不著,所以增壓式發動機宣傳雖很多,賣的多的卻還是配備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款。
按發動機布置位置
發動機可以分為:前置、中置、後置、橫置、縱置、反置。
其中前置發動機,功率傳遞損耗少,動力傳動機構較為簡單,目前應用較為廣泛。
前置發動機
中置發動機,是將發動機置於車體中央位置,使車身重量分布接近理想平衡狀態。
一般來說,中置發動機只在超級跑車和講究駕駛樂趣的跑車上採用。
中置發動機
後置發動機是將發動機布置在後軸之後,這種方式在大客車應用比較多,一般乘用車極少採用。
後置發動機
橫置發動機指發動機橫著放,和汽車前橋平行,目前的前驅緊湊型轎車,大多數中級轎車,少數高級轎車都採用這種布置方式。
橫置發動機
縱置發動機指發動機豎著放,和汽車的前橋垂直。一般來說,後驅車用的大都是縱置發動機。
縱置發動機
反置發動機,只有橫置發動機才有「正反置」之說,它是橫置發動機的一種特殊布置方式,它是將進排氣的位置調換,變成「前進後出」。
反置發動機
>> 按氣缸數量
發動機有N個氣缸,所有氣缸工作容積之和稱為發動機排量,排量一般用升(L)表示。
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
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三缸,1~2.5升一般為四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
我們常見的1.6L、1.5L發動機就是四缸的,而雪鐵龍、福特等推出的1.2T發動機是三缸。
四缸發動機
三缸發動機
一般情況下,缸徑相同時,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
排量相同時,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更大的提升功率。
按燃油供應方式
可以分為化油器發動機、電噴發動機、直噴發動機。
化油器發動機,空氣沖過化油器內的喉管產生吸力,將燃油從浮子室通過噴管吸出並將其霧化,霧化的燃油和空氣混合後,通無進氣歧管被氣缸吸入,這種方式燃料損耗大,發動機燃燒效率低;
化油器發動機
電噴發動機,把燃料加壓後在高壓嘴強行噴出,提前霧化直接噴到進氣口進氣門前,減少在進氣過程中燃料的損失;
電噴發動機
直噴發動機,直接將燃油噴入汽缸內點火做功,使汽油與空氣更好的混合燃燒,提高燃油利用效率、發動機輸出+改善排放。
直噴發動機
可以看出,直噴發動機更具優勢。除了這些,發動機還有些其他分類,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汽車發明後的100多年裡,正是因為有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才得以穩定、快速發展,而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則像人類心智的成長,是一個產品愈發成熟的標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9040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