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工皂溫度心得分享

手工皂的制皂溫度

1、天然的防腐劑是在熔油脂的時候就加入與油混合,尚未加入鹼液之前

2、牛奶皂的作法把牛奶加熱到和油、鹼液相同的溫度、然後倒入鹼液,快速的攪拌均勻,才將牛奶鹼液倒入油中

3、做皂的溫度:27~54.5度,視油的種度(飽合不飽合)而變

4、高溫與低溫做出來的皂有何不同:高溫:做出的皂比較干、比較大; 低溫的做出的皂較厚實、較濕、也較漂亮

5、在等待鹼液降溫時,要蓋好蓋子,鹼液放置一段時間會變少

手工皂保溫過度的後果

一般手工皂入模後保溫在25-30度即可,溫度略高了,容易出現「果凍」效果,雖有人說洗感會更好,但是皂會比正常發黃、略透明,絕對影響美觀。

如果保溫到了40-50度,皂會變更透明,且不能變堅硬,按上去像QQ糖一般軟軟的。不過及時降溫後,皂皂還是會漸漸變硬,基本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的。

如果保溫超過了50度,後果就嚴重了,皂液會變成棕色的液體,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且不管降溫後皂會呈現何狀態,還是快點處理掉為妙,就不要可惜了。

手工皂保溫經驗

皂皂保溫用保溫箱一定能做好保溫嗎?不一定,只能說用了比不用好,但溫度過低時即使用了保溫箱也不一定能確保你的皂皂不松糕。

以下是我打皂一年來總結的3條保溫經驗,希望能幫到為保溫頭痛的皂友們:

1、小空間+抽濕機

這是意外發現,本來是使用小空間來加快皂皂的乾燥程度的,結果發現我的抽濕機在小空間裡運作時還會產生40~50度左右的熱量,每次打好皂就是我的抽濕+保溫時間,全方位的保溫效果,想不果凍都難。

(主要為了南方晾皂抽濕才買的,大家別頭腦發熱哈)

2、加熱帽:

打鈉皂時保溫和鉀皂後續保溫的最佳利器,冬天有了它打皂就省事多了,最好用的是再也不用泡熱水來溶化固體油脂了,我每次都是提前把椰子油棕櫚油什麼的一起放進去縮小加熱帽袋口加熱,省事!

不過打皂時對容器形狀大小有要求,圓的最好,接觸面溫度可以分布平均一些。先包一層布(怕髒)再放到加熱帽里,開中檔熱量就足夠了。

3、烘鞋器:

這個不用說了吧,其實就是當保溫熱水袋用的,直接綁在包了一層布的模子兩側,插上電就OK了,恆溫十二個小時也用不了多少電,不比用保溫幾個小時的熱水袋好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7210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