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用傳統天然植物油冷制皂?
長期以來,自己和周遭的朋友常被一些皮膚的病症所困擾,雖然只是小小的冬季癢或是富貴手,也許只要擦一擦乳液或藥膏,這種症狀就會消失或避免,但症狀帶來的陰影總是無時無刻籠罩著整個生活,有時稍不留心,不注意,它就會再復發。在一次無意中接觸了-傳統天然植物油冷制皂,使用後竟然讓長年困擾的病症不藥而愈。
興奮之際,不免留下一些疑問,就是當我不再用這些傳統的天然清潔品,而改用一般市售清潔品的時候,這些症狀又回來了,後來才漸漸的明白,這類皮膚病症常常是清潔品中的化學物質造成的。
回想起來,小時候很少聽到富貴手、異位性皮炎這類皮膚病的名稱,可是這些病症,在現今文明社會中卻是常常聽到,這是為什麼?
難道這一代人的皮膚比上一代人差嗎?還是這一代人的營養較上一代人不好?或是這一代人常常接觸到某些不利於皮膚的物質所致呢?也許以前資訊較不發達、民風保守,顧三餐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找醫生看病,以致這樣的病症較鮮為人知...等,這些都有可能。
不過我們發現這些病症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一代人的皮膚常常接觸到某些不利於皮膚的物質。而這些物質的媒介物就是摻有化學物質的清潔品。
根據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樣及測試報告,市售香皂、沐浴乳中含螢光劑、甲醛的比例偏高。
甲醛及螢光劑若長期與皮膚接觸容易造成皮膚過敏、干癢、脫皮等覺的皮膚病變,若沖洗不幹凈又容易造成化學沉積,導致斑的形成或皮膚病癌,而且這類的清潔品又是很難沖洗乾淨。
因此,如果不用含有這些化學物質的清潔品,就可免除患病的困擾及得到痊癒的喜悅,這和皮膚科醫生對這類病患常告誡:用清水洗,不要再用清潔品了...的觀念不謀而合。
近幾十年來,石油化學工業進步,石化系列的合成介面活性劑製成的洗衣粉,取代了傳統的肥皂,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後來人們發現洗衣粉傷手,易造成表皮過敏、龜裂這類現象,於是發明了洗衣機來代替傳統的洗衣方式,這個發明的代價是---使用過量的能源和水資源來沖洗洗衣粉所產生的泡沫,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合成洗劑隨著廢水污染了河川、海洋與大地。
記得多年以前在一次國際科學會議中,與會學者就提出了「石化洗劑」會導致癌症的警告,乍聽之下,覺得這些學者有點杞人憂天,但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這些「石化洗劑」例如:玻璃洗潔劑、地板清潔劑、馬桶清潔劑、洗碗精、洗衣粉、洗衣液...等,都含有大量對人體不好的化學物質,其中洗衣粉洗衣液含有螢光劑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最為可怕。
可是大家卻天天都要用它們來刷牙、洗澡、洗頭...,因為又不能不洗澡、不刷牙,有些人為了避免受害,乾脆就用清水洗澡,這種作法對一些皮膚屬乾性的人或許有用,但對常常出油的人就不見得管用了,所以要有最適當的清潔,最終的選擇就是使用傳統方法製作的天然植物油冷制皂了。
附註:
富貴手,又稱進行性指掌角皮症,是一種會在患者的手指及手掌產生角質化、乾燥、皸裂、疼痛的皮膚病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異位性濕疹、體質性痒疹等,傳統醫學稱四彎風,因這種病多發於兩肘彎、兩膝窩等處。
介面活性劑,以清潔劑而言,系指清潔劑中具有高度清潔效力的活性劑,它存於溶液的交介面,產生膠體質點,改變溶解度,降低表面張力,而且增加溶解溶液的滲透性。由於水與油互不相溶,因此如果只用水,不能將皮膚之油垢清洗乾淨,所以必須藉由介面活性劑使油被分解為小油滴,使其溶解掉,達到清潔之目的,人類使用最早的介面活性劑俗稱肥皂,其化學簡式為RCOOM(R:長鏈烷基,M:鹼鹽)因此介面活性劑就是一個分子中同時含有長鏈烷基(如脂肪酸等)之親油基,及足以使油性部分在水中分解或溶解之親水基的化學物質總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7130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