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冰箱的發明是食物保鮮功臣,採購時可以將好幾天的食材一次買足,放入冰箱儲放。很多人認為將食物擺進冰箱,就有如穿上了保護衣,耐放保鮮又安心,真是如此嗎?根據調查發現,超過90%的人有丟棄冰箱食物的經驗,甚至約95%無法判斷食物可以存放多久?新鮮嗎?可食嗎?有毒嗎?種種疑或困擾著大多數的人,妳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員呢?
常見錯誤一
冰箱有如保險箱
食物暫時還不食用時,都應該放到冰箱裡才安全?很多水果未熟成前肉質較硬,尚不適合食用時,如直接擺放在冰箱,將不利成熟,更因而破壞水果組織,使水分更易流失,此時應置於溫度較高的室溫來催熟,如香蕉、奇異果、甜柿、甜桃、楊桃、釋迦……等等,伺熟成後在予以冷藏。
常見錯誤二
視容量實際情況調整冷凍或冷藏
冰箱內不可塞得太滿,約八分滿為限,以利冷空氣流通循環,達最佳冷藏效果。為保持食物新鮮,不可隨意更換保存條件,如將食物冷藏數天後,再冷凍保存,這些都會影響食物的質感與新鮮度。因冰箱的容量有限,有些蔬果,如馬鈴薯、洋蔥、大蒜、青香蕉、紅蘿蔔、蘿蔔、南瓜、冬瓜……等,不需擺放在冰箱,適宜置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常見錯誤三
冰箱低溫能抑制細菌繁殖
低溫能抑制細菌的繁殖是正確的,但是低溫只能抑制大部分細菌的繁殖與生長,部分嗜冷菌在冰箱裡依然活躍著,並使食物加速變質腐敗。如耶耳辛森氏菌、李斯特氏菌、肉毒桿菌E型等,分別可生存的最低溫度為攝氏-1.3度、-0.4度、3.3度,尤其李斯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件較常見,常因乳品、肉品受污染所引起的。曾發生在1999年密西根州,有14人因食用被該菌污染的熟肉或熱狗,引致死亡案件。
而且不時的打開冰箱,也造成細菌孳生的漏洞,因在室溫攝氏18度下,打開10秒,冰箱溫度立即上升攝氏5度,如室溫30度時,打開15秒 ,溫度就上升達18度,同時,溫度的起伏變化也將影響食物新鮮度。
錯誤四
蔬果一起冷藏
有一些蔬菜與水果不能擺在一起,因一些水果在成熟過程中會釋放一種『乙烯』的氣體,將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如香蕉、蘋果、紅椒、桃子、哈密瓜、番茄、木瓜、梨、釋迦……等,以上的蔬果與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高麗菜、蘿蔔、花菜、青江菜、芥菜、等)及綠色葉菜放在一起,會讓它們的葉子很快變黃變爛,故要與這類蔬果分開擺放。
不同食物在冰箱能放多久?
各類食物保存期限各有不同:
肉類
新鮮的豬肉、雞、鴨、鵝肉,存於冰箱冷藏室應於3天內用完,但儲存前應先洗滌乾淨,但絞肉或切小塊的肉類,因與空氣接觸面積大,易受人為因素或機器汙染,只能放冷藏2天。
海產
海產類食材亦應2天內烹調食用,存放前先將魚鰓或內臟去除才可,如買回後發現新鮮度不是很好,最好當天優先烹調,不然除了帶菌多外,不新鮮魚類組織胺含量較多,並不因加熱而破壞減少,過量的組織胺常導致過敏現象。
葉菜類
葉菜類蔬菜買回來時不可洗滌,也不宜切開存放,不然營養分容易快速流失與氧化,同時增加了微生物入侵的機會,易造成變質腐爛,只需將外層爛掉部位去除,然後用白紙包覆後,再裝入塑膠袋內,利用紙類吸走蔬菜本身的濕氣,而塑膠袋則可隔絕外部的水氣;葉菜類蔬菜存放時間以不超過4天為宜。
剩飯菜
剩飯剩菜存於冰箱不要超過三天,但剩餘之蔬菜,建議最好當餐吃完不要剩留,因吃剩的蔬菜隔餐再加熱時,除了顏色會褐化且養分流失嚴重,更重要的是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其所含之亞硝酸鹽含量,將比其它食物增加快速,且實驗證據顯示:攝取亞硝酸鹽量的多寡與胃癌等癌症有相關性。另外,像肉類、海鮮類等不立即吃的食物,可先凍藏;冷凍的食品有些雖然能存放時間很久,但仍建議一個月內用畢,才能獲得食物的營養精華。
其它
蛋於冰箱內可保存約4星期,如蛋外殼有汙物,則要先擦拭乾淨且鈍端朝上。
水果的冷藏保存應於一周內吃完。
牛奶極易吸收其它食物的氣味,且鮮奶只適合冷藏,遵照產品外包裝標示,於期限內(7-10天)喝完。
採購食物時,應以食用量來評估購買量,買回之食材須先妥善清潔處理,並以保鮮盒或拉鍊密封袋分類存放,在使用密封袋時,盡量把空氣壓出,可減少袋內殘存濕氣,也能減低食物腐敗的速度。
食物在冰箱正確存放位置
冰箱裡食物的保存首重衛生安全,一定要生、熟食分開放置,以免交叉污染。
冰箱上層溫度較低,適合擺放剩飯菜、剩乳品等較易腐敗的熟食食物。
生鮮魚、肉類可擺在第二層,可避免生食的血水外溢,污染熟食品。
冰箱的下層溫度較高,約在攝氏5∼8度,濕度也相對較高,適合擺放蔬果。
在冰箱打開時,熱空氣會隨之進入,冷藏室門架處首當其衝,故應擺放抗菌性較強的食物(如醃製的醬料、鹹菜……等鹹性、酸味性食物)、調味品、雞蛋、開封後的飲料等;但如為鐵罐裝,一旦開封就應該更換容器,避免食物氧化變質。
存於冷凍庫的食物,可依每次食用量分裝,避免重複解凍,影響品質及避免滋生細菌。
如水果未經包裝且放冰箱過久,容易流失水分,出現皺縮、枯乾的情形。如芭樂、蘋果、葡萄、水梨、柑橘、草莓、櫻桃、、等,應以紙張包覆著,再放入塑膠袋內,以可減少水分流失,並讓袋口稍微透氣,以維持較佳的保存效果。
冰箱除臭與腐敗食物清理
冰箱的異味會影響儲存食物的品質,對本身就存有特殊氣味的食物如榴槤、臭豆腐、泡菜、、等,需裝於密封容器內。而且冰箱也要定期清潔與整理,約一週清潔一次較佳,並將過期的食物馬上扔掉,尤其放於冰箱最裡層者,常會被忽略而導致存放過久。
除外,可做一些除臭措施,利用吃完的檸檬、橘子皮、柚子皮等,或者曬乾後的咖啡渣、茶葉渣等,都可用來吸附冰箱的異味,但要注意經常更換,否則除臭效果變差外,甚至發黴或產生異味。也能利用活性碳,以白紗布包裹,放於冰箱內;或在冰箱邊架上放一條乾淨純棉毛巾,利用毛巾上的微細小孔來吸附冰箱中異味,都可收到除臭效果。
至於怎樣判斷冰箱中的是物是否腐敗?如保存中的肉類會出現粘滑或異味;海產類腥臭味益加明顯;牛奶的變質,會產生酸味,結塊的奶粉也是變質的徵兆;蔬菜變得粘滑濕軟則是最易判別。
毒物科醫師林傑樑的遺孀譚敦慈女士,
破解大家對冰食物的迷失,看了之後才知道;
原來雞蛋尖的要朝下擺,至於為什麼呢?
食材如何擺,竟然有這麼大的學問!
來看看譚敦慈女士的分享…
(贊助商連結…)
食材如何擺,竟然有這麼大的學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