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下無氧訓練(Anaerobic Training),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
這種運動分類是按照運動的能量代謝形式分類的。
一般健身人都知道,人體有三大供能系統:磷酸原供能(ATP-CP)、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供能。
其中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被稱作「無氧供能系統」,無氧供能的供能特點是「ATP生成速率快,
但生產能力低下」,所以無氧運動的特點一般是「短時、爆髮式的」。
這裡要明確一點!你在鍛鍊時,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的,
機體不可能單獨動用一個供能系統提供全部的所需能量,
所有供能系統是同時在工作的,所以,在運動過程中,
無氧和有氧供能系統參與供能的比例主要取決於「運動強度」,
其次取決於「運動持續時間」。
所以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並沒有很嚴格的界限,
很多運動也無法簡單的用一個無氧和有氧對它進行分類,因為大部分都是混合供能的。
只能根據這種運動的各階段強度來大致劃分一下,比
如足球的拼搶防守快速移動、快速帶球過防是側重無氧的,但有時候停下來慢慢跑位就算是有氧!
再來說下抗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廣義上講,以任何形式對抗阻力的運動都可以稱之為抗阻力訓練,
你背個書包去上學也叫抗阻力訓練。你和人打架也叫抗阻力訓練(身體對抗阻力)
而力量訓練(Strength Training),也叫肌力訓練,它重點突出的是肌力素質的發展。
一般來說特指的是器械、自由重量、彈力訓練這些。
大部分學術機構和出版的書籍為了嚴謹一般都叫「抗阻力訓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6555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