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這些部位不能吃!
假期出門聚餐或者在家自己做飯,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雞肉。雞肉是一種物美價廉的肉類,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相比於豬、牛、羊的大塊肉,雞肉給人的一個感覺就是「零件」太多了,有時候吃一盤大盤雞就會遇到很糾結的問題——這塊是雞的哪個部位呀,能吃嗎?
同時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雞的一些部位不能吃:有說翅尖不能吃,因為雞是在翅尖被打針的,會聚集毒素;有說雞脖子不能吃,因為上面有很多淋巴;也有說雞有一個部位叫做法氏囊,有大量淋巴,不能吃。
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呢?
「尖翅」≠「翅尖」
有一種說法是雞的「翅尖」部位是雞打針的部位,是雞的淋巴所在地,積累了有毒有害物質,不能吃。一看,網上這種說法還著不少:
這種說法混淆了兩個概念。
第一,雞的「尖翅」跟「翅尖」是兩個部位。雞的尾骨退化,末尾幾塊尾骨癒合成一塊尾綜骨,該部位的肉質滑嫩,稱為「尖翅」,俗稱雞尖、雞三角、雞屁股等,這和雞的翅膀尖風馬牛不相及。
第二,雞的皮下注射給藥部位,多選在皮下組織豐富,也就是皮較「松」的地方。在翅膀附近注射一般選取翼下而不是翼尖。雞身上還有其他種種注射部位,並不是這些部位就都不能吃了。
雞屁股能吃嗎?
而被稱為「尖翅」的雞屁股部位,的確有兩個應該被摘除的結構:「尾脂腺」和「腔上囊」。這兩個部位也很容易被混淆。
尾脂腺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一共有兩枚,在雞屁股背側呈對稱分布。
在禽肉業標準化屠宰中,尾脂腺是要去除的,這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污染。如果是自己宰殺,由於活雞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環境開放,且被雞啄來啄去,容易引發腺體的阻塞或者雞的炎症等,因此吃的時候還是摘除為好。
雞的尾脂腺▲
而腔上囊位於雞直腸的上部,是體液免疫的中樞淋巴器官。不僅是針對雞,所有動物的大型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臟)都不建議食用,因為那裡往往包含大量沒有來及分解的病原體及細胞殘骸、代謝廢物等異物。即使高溫烹飪,一些嗜熱菌也可能不會被殺死。
腔上囊,又名法氏囊▲
對於採用規範化流程屠宰後的肉雞,尾脂腺和腔上囊都是被去除了的,因此不必再加工。
雞身上其他不能吃的腺體
除了雞屁股上的兩個部位之外,另一些腺體也是需要在宰殺時去除的:
鴨、鵝等水禽在頸胸和腰部位各有一對淋巴結,但雞體內沒有成形的淋巴結,但它有無數被膜包覆的淋巴集結體。腸道周圍分布淋巴集結在屠宰加工時一般都已經處理掉;脖子表皮下也有一些明顯的小型淋巴集結。
脖子也是大家喜歡啃的部位▲
淋巴組織在動物體內遍布,無法全部摘除。這些小型淋巴組織如果沒有發生病變,吃下去倒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如果喜歡吃雞脖子,又不放心安全,可以自己將脖子上的雞皮剝下再吃。
甲狀腺、甲狀旁腺這些大型腺體所含的激素較多,對於雞,標準化屠宰時胸腺、甲狀腺、甲狀旁腺會和殘餘的氣管一同摘除,自己宰殺雞時可以注意去除。
「雞雜碎」該怎麼辦?
從上到下分別是雞脖、雞胗、雞腎、雞心和兩塊雞肝▲
雞的內臟雖然小,但是也可以成為美味。中國人所稱的「雞雜」一般包括肝、腎、胗(肌胃)、雞腸等,而有的國家會將雞脖子也算進去,做湯用。
在這些內臟中:
脾臟是外周淋巴器官需要切除
肺臟和氣管易含有致病菌也需要拋棄
肝臟具有代謝、解毒等功能,腎臟擔負排泄有害物質的責任,肌胃則將食物磨碎。這三種內臟與一些有害物的代謝直接相關,有害物質可能會在此殘留
心臟則沒有此類問題。
因此,雞肝、雞腎、雞胗、雞腸不應該頻繁大量地食用,不過偶爾食用不必擔心。
家常菜:酸辣雞雜▲
在規範化屠宰中,雞雜一般被另外包裝冷藏,與雞肉分開。也有的工藝會把雞雜清理乾淨後包起來,填到雞肚子裡,也能有效降低對肉的污染,讓吃雞肉可以更放心。
如果想在家裡面自己殺雞吃,也要小心感染沙門氏菌哦~拉肚子了不要怪小編沒提醒過你哦!
很多人都喜歡吃雞,更喜歡自己動手做雞吃。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雞作為家禽,身上是攜帶了很多病菌的。特別是沙門氏菌,最喜歡挑雞這種畜禽肉下手。冷凍雞肉的沙門氏菌污染率比冷藏雞肉低,有包裝的雞肉比無包裝的雞肉低。大超市和農貿市場的污染率差不多,都在40%左右。
什麼是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其實一直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但由於它導致的疾病多為急性腸胃炎(拉肚子),所以一般我們都會忽略它。但是老人、嬰幼兒和免疫力差的人有可能發生菌血症和全身性感染,因此它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威脅。
2011-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我國的情況做了摸底調查,結果顯示污染率大約在40%左右。
如何安全做雞
我國每年因雞肉造成的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人數估計有300萬人次,其中近半數與交叉污染有關現,我國居民的廚房衛生意識較差,案板生熟分開的比例不足1/3,未生熟分開的居民僅有半數用洗滌劑來清洗案板。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面多購置一個案板,生熟案板分開。
正片開始:
1、選購:建議消費者優先購買冷凍雞肉和有包裝的預處理雞肉。
2、器具: 使用兩套案板、刀具、容器,避免生雞肉接觸直接吃的食物(比如涼菜)
3、環境: 廚具和台面最好用洗滌劑清洗,洗手要打肥皂。處理生肉及其製品後要洗手,中途接電話、擤鼻涕、倒垃圾、上廁所之後都要洗手;
4、洗切: 沖洗生雞肉時,不要水花四濺。如果要剁生雞肉,也儘量把水瀝干,多用切、少用剁,而且把其他食物拿遠一點;
5、蒸煮: 雞肉一定要徹底燒熟,因為雞肉內部也可以帶菌。(判斷熟透的標誌是看肉和骨的斷面是否有血色,愛吃的白切雞(白斬雞)的同志們更要注意。
6、保存: 未吃完的及時放入冰箱,一般室溫下不超過2小時,氣溫30度以上則不能超過1小時,再吃的時候還要熱透。
7、補充: 雞蛋也最好熟透,即使看上去乾淨得不得了的雞蛋,其內部也可能被沙門氏菌污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63426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