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加它吃竟毒如砒霜,別再無知了

無明| 2015-09-23| 檢舉

雞蛋加它吃竟毒如砒霜,別再無知了

雞蛋,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吃到,你知道雞蛋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嗎?你知道什麼食物不能和雞蛋一起吃嗎?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些不能和雞蛋一起吃的食物

1、雞蛋+糖

吃完雞蛋後不能立刻吃糖,很多地方都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這樣的吃法只會讓雞蛋蛋白質中的胺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是不被人所吸收,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2、雞蛋+柿子

吃完雞蛋後不能立刻吃柿子,輕者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重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如果這兩種食物同時吃會導致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

3、雞蛋+豆漿

吃完雞蛋後可不要立刻喝豆漿,每天早晨,勤快的媽媽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早餐。希望孩子可以吃上最有營養的早點。讓孩子吃完雞蛋後喝豆漿解渴。其實,豆漿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導致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樣食物中營養價值。

4、雞蛋+鵝肉/兔肉

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鵝肉、兔肉,更不能同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雞蛋同兔肉食成泄痢。"這是因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而雞蛋也是屬於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吃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導致腹瀉。

5、雞蛋+鱉肉

吃完雞蛋後別吃鱉肉,吃雞蛋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吃完雞蛋後吃鱉肉會導致食物中毒。因為鱉肉本身性滋膩,患有感冒或體內寒濕的人最好別吃。加上它性咸平,孕婦與剛剛生完BB後消化系統不好的人最好別吃。

6、雞蛋+消炎藥

吃完雞蛋後別立刻吃消炎藥,雞蛋富含蛋白質,而炎症發作時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當炎症發作時,切記不要在吃雞蛋後吃藥。特別是消化道疾病,伴有腹瀉症狀的患者,更加不能吃雞蛋。含蛋白質多的雞蛋,只會加重胃腸負擔,對藥效是有影響的,特別是脂肪瀉方面的疾病。

7、雞蛋+茶

吃完雞蛋後不可以立刻喝茶,有很多人喜歡在吃完雞蛋後會用茶水解膩。特別是那些喜歡喝早茶醒神的人,其實這樣是有害健康。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而鞣酸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延長了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造成便秘,同時還增加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吃雞蛋要避免的五大誤區

蛋殼的顏色越深越好嗎?

老輩人喜歡買「紅皮雞蛋」,認為比白殼雞蛋營養好,其實不然。營養師和雞蛋販售人員們表示,無論白、黃雞蛋,營養價值是差不多的,雞的種類不同,所下的蛋殼顏色不同,最重要是食用新鮮雞蛋。

本質上來講,蛋的顏色無非就是最後產出前由輸卵管分泌出的紅褐色素與藍綠色素著色而成,對蛋營養的形成無太大影響。

從感官上看,蛋清越濃稠,表明蛋白質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質越好。蛋清發紅或發綠,均屬不正常現象,專家建議最好不要食用。

生雞蛋更營養?

有人認為生吃雞蛋可以獲取比熟雞蛋更多的營養價值,其實不然。生吃雞蛋很可能會把雞蛋中含有的細菌(例如大腸桿菌)吃進肚子去,造成腸胃不適並引起腹瀉。

此外,雞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破壞,否則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眉毛脫落等症狀。

早上空腹吃雞蛋好嗎?

很多人早上著急上班,不會花太多時間準備早餐,因為雞蛋營養豐富,是很多上班族的必選品。

一夜下來很餓,空腹吃雞蛋,蛋白質會被直接分解成糖類供給身體所需能量,不利於吸收。早上空腹最好先吃點麵包或饅頭充飢,然後再吃蛋白質,這樣有利於胺基酸吸收利用而不會浪費。

雞蛋怎麼做營養都一樣?

雞蛋有煮、蒸、炸、炒等吃法,但不同做法,雞蛋營養吸收和消化也不同。一般說,雞蛋的營養吸收率,煮、蒸最高,嫩炸次之,接下來是炒蛋、荷包蛋、老炸。

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

煮雞蛋是雞蛋最常見的吃法之一,主要將雞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若煮雞蛋的方法得當,可大大提高雞蛋的營養吸收率。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看似簡單的煮雞蛋,把握火候卻不容易。專家建議,煮雞蛋5分鐘最好。具體的做法:涼水下鍋,水開後煮5分鐘,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一些人喜歡把煮熟的雞蛋浸在冷水裡,使蛋殼容易剝落,但這種做法不可取。雞蛋煮熟後殼上膜被破壞,冷水和微生物可通過蛋殼和殼內雙層膜上的氣孔進入蛋內,貯藏時容易腐敗變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6134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