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燙傷後該如何處置?

Eow Che ...| 2015-08-24| 檢舉

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西一男童在玩耍時不慎被開水燙傷,奶奶用土法在對孩子進行處置後竟造成孩子的二次傷害。請關注——孩子燙傷後該如何處置?

燙傷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外科急診室里經常會有懷抱燙傷兒童的家長衝進,他們多數都用毯子或被子把孩子裹著,卻不知自己已錯過了減輕孩子傷害的最佳時機,甚至有的因不正確的處理而加重了孩子的病情。

燙傷處理五字原則

夏季是幼兒燙傷多發季節,這與兒童衣著單薄、活動增多等相關。而且,1—4歲的孩子愛動、好奇心強,活動範圍大,但運動又不協調,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燙傷比例較高。

「意外燒燙傷往往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痛苦,漫長的康復期,高額的治療費用,以及可能留下終生的疤痕和殘疾。」第一人民醫院燒傷中心主任醫師夏成德提醒,熱湯、熱牛奶、熱粥等食物不要隨意放在桌子邊緣,以免發生意外。給兒童洗澡時應先將冷水倒入盆中,然後加入熱水混合。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主任呂國忠介紹:我國台灣地區在燒燙傷急救上提出了「沖、脫、泡、蓋、送」五字原則。

沖:如果傷處很疼痛,說明這是輕度燙傷,可以用冷水浸洗10—15分鐘,不必包紮。如採取的冷療措施得當,可顯著減輕局部滲出、挽救未完全毀損的組織細胞。

脫:在傷處未發現紅腫之前要脫下傷處周圍的衣物和飾品。當燙傷處在有衣物覆蓋的地方時,不要著急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後的水泡,可先行用水沖洗降溫,再小心的去掉衣物。去除衣物時小心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

泡:一旦發生燙傷,不能及時用冷水沖,那麼用冷水泡15—30分鐘也是可以的,同樣能起到加速降溫、止痛的作用。

蓋:做好應急處理後,去往醫院路上要用乾淨的布巾將患處蓋住,千萬不能用毛巾。布巾可以是無菌的紗布,實在找不到布巾也可以用保鮮膜在患處纏兩圈,既能阻止細菌進入,也不會讓患處與其粘連。

送:如果皮膚呈灰或紅褐色,應用乾淨布包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救治。需要提醒的是,嚴重燙傷的病人,在轉運途中應密切關注血壓、心跳。

燙傷後千萬別用「土方子」

門診醫生經常見到燙傷患者的創面上不是塗了牙膏,就是抹了紫藥水,有的家人還在創口上敷了鹼,更有甚者,父母將燙傷的嬰兒泡在醬油中送醫院就診。這些都是錯誤的處理方法,會影響燙傷的治療與康復。

誤區一:燒傷後塗牙膏治療。很多人在燙傷後,會用塗牙膏,認為牙膏中起到清涼散熱的作用。但是呂國忠指出,牙膏本身沒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帶有一定數量的細菌。牙膏中的摩擦劑對創面是一種刺激物,發泡劑和調味劑對創面也無治療作用,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創面感染。

誤區二:創面塗紫藥水、紅藥水、醬油。在燒傷的創面塗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是常見的「土方子」,殊不知這也會加重傷勢。王磊介紹說,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抗感染能力不強,且深色藥物遮蓋了創面,無法準確判斷出創面範圍和面積,影響醫生了解燒傷深淺程度,進而可能會影響到治療。

誤區三:在創面灑一些小蘇打、食物鹼等。有人主張酸燒傷用鹼中和,鹼燒傷用酸中和,理論是對的,但實踐不可取。因為酸鹼中和會釋放大量的熱,產生熱燒傷,加重傷情。

很多家長關心燙傷後是否會給孩子留下傷疤。「是否會留傷疤要看燙傷的深度。」專家表示,在恢復期,傷口結痂會很癢,寶寶會伸手去抓,家長要細心呵護,防止傷口再次感染。「創面癒合乾燥後會有色素沉著,這時最好讓孩子避避光,不要見太陽,防止長時間的日曬引起色素沉著。」

燒傷後要給予精神支持

臨床發現,一些患者(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一旦燒燙傷後,對於傷勢的修復非常期待,如果達不到期待要求,就會導致心理落差大。遇到類似的情況,該如何干預呢?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表示,不同的階段,患者會有不同的表現,家人和醫護人員一定要給患者精神支持。

燙傷早期階段,患者難以接受現實,心理恐懼和緊張,很想了解預後的結果,擔心留下瘢痕。對於家人來說,要耐心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恐懼和緊張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進入治療階段,由於創面感染,病程延長,患者反覆接受換藥、切痂、手術等治療,疼痛難忍、抱怨悔恨、消極、悲觀。這個階段就是心理護理的關鍵時期,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勸導安慰,多與患者交談、溝通,幫助患者樹立今後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戰勝自我。

最後是康復階段,由於創面癒合後會出現色素沉著、瘢痕攣縮、畸形等,患者的心情是複雜和痛苦的,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好看,一無是處,這時候心理專家就要開導,轉換另一種態度,幫助建立起康復鍛鍊的信心。一旦確診是抑鬱症的患者,應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避免病情嚴重後,導致發生傷害自己性命的意外。

專家一致認為,家長在平時就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如:教會兒童在使用飲水機時先接涼水再接熱水;暖瓶不能亂動;家長給孩子洗澡時一定先用手試一試水溫等。另一方面,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注意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寶寶可以夠到的地方;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到;兒童不要玩火柴或打火機,不要戳電源插座;大人用完電熨斗後一定要放在安全處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5421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