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析:人孕她孕,為何徐若瑄偏偏如此艱辛?

自力更生| 2015-08-19| 檢舉

相信這兩天大家都被徐若瑄產子的新聞刷屏了,一篇一篇關於徐若瑄在此孕期當中歷經的各種艱難困苦、讚揚這位高齡媽媽偉大的文章不計其數。

但是當中緣由,基本也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帶過。其實高齡孕婦不止她一人,人孕她孕,為何偏偏徐若瑄會如此艱辛?

下面三寶媽憑藉新聞中提到的有限信息,用自己的醫學知識,給大家做一個簡單易懂的分析說明。

新聞報道,徐若瑄在孕3個多月的時候因為急性胃腸炎要住院安胎治療。

胃腸炎和安胎有何關係?這是因為急性胃腸炎期間,腹部的胃腸蠕動會加快增多,而這些快速頻繁的胃腸蠕動會刺激到同在腹盆腔的子宮,誘發子宮收縮,一旦子宮在非足月的情況出現異常收縮,就會推擠胎兒誘發早產。

所以妊娠合併胃腸炎的常規臨床治療除了治療胃腸炎以外,還要結合抑制子宮收縮的治療,臥床休息。

因此,如果准媽媽們在懷孕期間出現腹瀉、嘔吐等胃腸炎症狀,自己就要注意觀察宮縮情況,不要含糊的以為腹部疼痛就是胃腸炎的肚子痛。

沒有經驗的媽媽很容易就因為這樣的誤解錯過了及時的安胎治療,導致早產不可避免,這些情況三寶媽以前沒少見。所以在自己不好把握的情況下,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去醫院就診檢查。

再三提醒,如果有宮縮頻繁,孕媽媽不要步行啦,叫家人開車送去醫院或者叫120,因為步行越多,會加重子宮收縮,同時可能導致宮頸內口擴張,早產不可避免。

那麼,關鍵性的問題出來了!

為什麼徐若瑄要做宮頸口結紮術(專業術名是:宮頸環扎術)?

因為她的宮頸內口擴張了!而不是新聞報道的什麼「胎位低」!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我們正常的子宮和附件是怎樣的一個狀態。

△正常婦女子宮及附件圖

如圖所示,我們看到宮頸是一個有長度的管道,有兩個口徑,一個是內口,一個是外口,這兩個口就相當於子宮這個房間的兩個防護門,這兩個門的存在,緊緊閉合,可以更好的保護寶寶在子宮裡面安家入戶(像不像銀行的保險室?層層鐵門防護啊!)。

這也是有些媽媽在產檢的時候醫生會要求其做B超了解宮頸情況的原因,尤其是像三寶媽這樣的多胞胎媽媽,監測宮頸管長度就是產檢的一個重要部分。

因為宮頸管縮短就提示這個「防護門」的功能減弱了,需要及時對症處理,否則宮頸內口有可能逐漸擴張,寶寶早產的幾率風險增加。

一旦B超檢查結果提示宮頸管縮短或者宮頸內口擴張,那麼媽媽臥床休息和打抑制宮縮針等安胎治療是必須的。

下面看兩個B超圖對照一下,大家可能會更好理解。

妊娠期正常的宮頸是宮頸內口和外口都處於閉合狀態,宮頸管有一定的長度(正常的宮頸長度一般在3cm左右,少於這個數值,考慮有宮頸管縮短的可能)。

且維持正常的硬度質感,這樣說明宮頸的守護能力比較好,可以很好的保護胎兒在宮內生長發育直至足月。如下圖:

△ 妊娠期正常宮頸B超成像圖

但如果在非足月的情況下,出現宮頸管變軟,宮頸管縮短,宮頸內口擴張,就說明宮頸的守護能力減弱,胎兒早產幾率大大提高。如下圖:

△ 妊娠期宮頸內口擴張、宮頸管縮短B超成像圖

這張圖和上面的正常圖對比,很明顯的看到宮頸管縮短了,宮頸內口擴張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羊水囊或胎體嵌入壓迫,媽媽沒有注意臥床繼續日常活動,在重力的作用下,胎兒、羊水囊壓迫推擠宮頸內口,會加速宮頸口擴張,早產就不能避免了。

再看一張更形象清晰的圖片:

妊娠中宮頸管縮短,宮頸內口擴張,如果擴張的宮頸管不予以醫學干預治療,進一步將會導致胎膜早破和/或胎兒早產排出。這就是為什麼徐若瑄要做宮頸口環扎術和絕對臥床直至分娩的最主要原因。

下面再讓大家了解一下「宮頸環扎術」,這個產科比較常見的手術方式。

宮頸環扎術的治療目的是修復宮頸,並建立正常宮頸內口的形成和功能,使妊娠能維持至晚期。適用於凡經檢查確診為宮頸內口鬆弛而無子女者,於孕期或非妊娠期手術。

根據宮頸內口鬆弛程度、妊娠與否、妊娠月份,選用不同的手術方法。

下面給大家看看這個「宮頸環扎術」相關的兩個手術方式,大家看看有個印象了解一下就好,看不懂沒關係。

做了這個宮頸環扎術後,如果保胎後期仍出現宮縮頻密,早產不可避免的情況,做一個縫線拆除,還是可以順產的。至於徐若瑄為什麼最終還是選擇剖腹產,當中原因可能比較複雜,可能和她高齡有關。

還有新聞報道說,徐若瑄孕期一直有反覆陰道出血的情況,這種情況有沒有合併前置胎盤或胎盤低置,三寶媽無從考究,但前置胎盤反覆出血,也是孕期絕對臥床、剖腹產終止妊娠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5289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