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吃面好?還是吃飯好?

看看視道| 2015-08-15| 檢舉

有人說,想要養胃就得吃麵食,但麵食真的比米飯更養胃嗎?!今天就請專家來告訴大家,到底吃什麼好,以及該怎麼吃...

圖片來源:1 2

養胃,吃面還是吃米?

小麥性平,味甘,易消化,可多吃。麵食確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對脾胃虛弱者有保健作用。麵食因為易消化,吃的時候胃酸就分泌得少,胃不至於疲勞。

與大米相比,小麥略顯濕滯,所以一般都要碾粉做成面製品或乾燥成麥片食用。小麥養胃生津之力稍差,但益氣充形效果卻有勝之。另外,面如果經過發酵,其滯氣之性就會大為減輕,更助於人體消化。麵條雖然沒有經過發酵,但由於被細切水煮,不但不會滯腸胃,還有養胃氣的功能。麵條里有鹼,其麵湯也是很有營養的。烤過的麵食也養胃,適合有胃病的人食用,如干饅頭片、乾麵包片等。

米能補脾益氣

中醫認為,粳米味甘性平,能補脾養胃,強壯滋養。糯米有暖脾胃、補中益氣的功能,可配合治療胃寒弱、消渴、尿頻等。谷芽有健脾消食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食物停滯、食慾減退及消化不良等。米糠能健脾胃、消腫利尿,有助於治療腳氣病、水腫、泄瀉及維生素B1缺乏症。由此可見,米同樣是補脾養胃的佳品,而選用麵食抑或米飯,僅與地域及飲食習慣有關係

在用米製作的食物中,養胃作用最好的當屬醪糟。醪糟是以蒸熟的糯米或大米為原料,經加入發酵劑(酒麴)發酵而成的一種食品,風味獨特。糯米作為一味中藥,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具有溫胃健脾、益氣止瀉、生津止汗的作用。做成醪糟湯圓後,不僅增強了其補益功能,還增加了活血通絡的作用,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者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慢性關節炎患者有活血通絡止痛作用;對大病初癒、貧血、手術恢復期的病人,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特別適合虛弱者和產婦吃。

醪糟湯圓雖然味美可口,但因其性甘溫,內火較重的人不適宜,老人、小孩等脾胃虛弱的人也不宜多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肝病的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不宜喝醪糟。另外,糯米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如吃糯米導致便秘,可以喝點蘿蔔湯化解。醪糟食用時加糖較多,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宜食。

via

養胃食譜

紅薯粥

紅薯能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清腸減肥紅薯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酵素破壞的纖維素和果膠,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以及腸胃蠕動,起到排毒通便的作用。另外,它所含的β胡蘿蔔素是一種超強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

紅薯粥的做法材料:米、紅薯各適量

做法:將紅薯洗凈,連皮切成小塊。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兩者一同放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水煮至粥稠。最後根據口味加入適量白糖,再次煮沸即可。

益氣粥

薏米仁50克,糯米100克,紅棗7枚,蓮子20克,冰糖20克,加水100克煮成粥,與補血粥同食或交替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之功效。

苦茶油麵線

苦茶油適量、面線適量,依個人口味在面線中加入苦茶油,拌勻後即可食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5189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