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到底喝還是不喝,自己拿主意吧!(圖/茶泡泡)
專家說:「 珍愛生命,遠離奶茶」。說奶茶是奶精和香精調和的,很多人喝奶茶得了腎結石,甚至連裝奶茶的紙杯都不安全。
流言 1:奶茶裡的奶都是奶精,奶精就是反式脂肪酸
即使奶茶使用奶精替代牛奶來調製,也不代表吃進去的都是反式脂肪。奶精中含有氫化植物油,的確可能含有反式脂肪,但含量並不高。只要在攝入量標準之內,就是安全的。
流言 2:奶茶的茶香味都是香精,香精有害健康
一些奶茶可能會添加香精來改善口味。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業者是正規途徑購買的合格產品不用擔心香精的安全問題。
奶茶的茶香味都是香精。(圖/茶泡泡)
流言 3:奶茶的甜味都是糖精,糖精有害
糖精是可以合法使用的甜味劑,就算奶茶中真的加了糖精,只要添加量在規定範圍內(飲料類規定的最大使用量為 0.15 克 / 千克)就依然是安全的。
流言 4: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加了塑膠
奶茶中的「 珍珠」是澱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粉圓產品。為了有好的口感,其中會加入小麥蛋白,能夠更好的跟澱粉結合,使「珍珠」 更有彈性。除了可能會使部分人過敏,小麥蛋白不會對人體構成任何危害。
另外,「珍珠」粉圓在加工過程中還會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劑,主要是凝固劑、穩定劑和增稠劑。如硫酸鈉、氯化鎂、羧甲基纖維素鈉等。它們都是允許使用的合法添加劑,安全性都是可以放心的。
珍珠加了塑膠。(圖/茶泡泡)
流言 5:奶茶紙杯含有螢光增白劑,紙杯外的油墨還會滲到裡面
現在大家經常喝的奶茶,用的紙杯其實是分兩層的,其中外層紙為印刷紙,可以在上面印刷各種圖案,而接觸飲料的內層紙就不能印刷,也不允許使用螢光增白劑。而且,這些奶茶紙杯內層一般鍍有一層薄薄的聚乙烯(PE)塑膠塗層,它能夠經受 90 度左右的高溫,足以確保食品安全。只要選擇正規產品,就不需要擔心奶茶紙杯會釋放有害物質。
流言 6:喝奶茶得腎結石?
一般來說,每 100 毫升牛奶中的鈣含量大約是 100-120 毫克,每克茶葉大約可以溶出 1.5-6.8 毫克草酸。普通人泡茶一般不超過 2 克,粗略估計一杯 200 毫升的茶大約含草酸 10 毫克左右,喝點奶茶可能產生的草酸鈣真的很少。而且,即使茶中的草酸和牛奶中的鈣碰面,它們也只會在腸道中產生難以吸收的草酸鈣,隨人體排泄物從大腸直接排出,而不會跑到腎臟形成結石。
我覺得專家說的對!
但從奶茶的原料到珍珠、紅豆、椰果甚至是包裝的杯子。都要嚴格檢驗,控制在合格範圍內。
喝奶茶容易得腎結石?(圖/茶泡泡)
【還能淡定地喝嗎?】
教大家一個鑒別奶茶裡到底有沒有奶的簡易方法:用醋來鑒別,醋跟牛奶融合在一塊,就會出現絮狀物。反之把醋倒進奶茶裡面,它沒有任何的變化,就可以判斷這杯奶茶裡面根本沒有奶。
4家奶茶店購買了4杯原味奶茶,都宣稱他們的奶茶都是用鮮奶調製。(圖/茶泡泡)
為了與測試樣品做對比,用紅茶、鮮牛奶、糖自製一杯的純正奶茶。(圖/茶泡泡)
不到10秒鐘,自製的那杯奶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看起來就像豆腐花。(圖/茶泡泡)
接著把醋倒入從奶茶鋪買來的4杯奶茶。(圖/茶泡泡)
加入大約5毫升醋以後,4杯奶茶都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圖/茶泡泡)
原理:牛奶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當遇到醋以後,PH 值下降,就會產生酸凝現象,凝結成肉眼可見的絮狀物或顆粒。而奶精裡不含有蛋白質,所以不會起這樣反應。
奶茶裡面不放牛奶放奶精,看來是行業的潛規則了,以加盟為由諮詢了幾家奶茶企業,得到的答案是,奶茶裡面放奶精,不但口感會很好,而且聞起來比牛奶更香。除了奶精之外還會加入其他的秘制添加劑。
這不只是為了控制成本,就像本文開頭提到的,如果奶精、合格的添加劑在標準範圍以內,那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但有時候對這些所謂的秘制添加劑我就不怎麼安心了。
到底喝還是不喝,你還是自己拿主意吧!
高登花生台https://www.facebook.com/2015goldenpeanut?ref=bookmarks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