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的淡米爾文或印度電影往往都會出現以下情節:警察的兄弟犯了法—有關警察究竟是否會大義滅親?抑或是因血濃於水的關係,而任由其兄弟繼續逍遙法外?
在大部分這類電影的尾聲,主角(警察)都會將違法者繩之以法,因為其職責所在以及他承諾竭力去捍衛法治的決心。
看回最近發生在國內的相關事件,一名陷入上述兩難情況的警官又會怎麼做呢?這正是全國總警長卡立當前所陷入的困境了。
最近替自己的兄長,即靈市南區巫統區部主席阿都拉阿布峇卡(Abdullah Abu Bakar)撇清罪名,並否認對方涉及星期天發生在美旦花園的拆除十字架風波的卡立,如今已陷入了必須採取行動對付他的兄弟及其他相關示威者的處境了。
卡立的老闆即內政部長阿末扎希已說道,有關示威行動具有煽動性,同時首相納吉也要求警方採取行動對付示威者。
隨著外界對有關示威活動廣泛發出激烈的反彈,被指是有關示威群體的領導人的阿都拉否認了有關指控,並說他只是「協調有關緊張的狀況」而已。
卡立很快地也跳出來澄清說,有關示威活動並未涉及任何煽動性元素,基於它「並未觸及宗教事務」。
媒體引述卡立的話說:「有關行動沒有暴力成分。我們(警方)將之視為是由當地居民所展開的快閃活動,而不是由任何一方所事先策劃的行動」。值得一提的是,卡立是通過一般的電話聯繫去「審問」其兄長的。
我的問題是,如果示威活動是和平展開的,首先為何需要阿都拉去當「協調者」?還有多篇報道指出, 更有數名示威者向在場的《星報》記者動粗。
難道警方是要等到暴力事件發生時,才決定派出警力到現場嗎?
與卡立持相反立場的阿末扎希則說:「我是非常沒有種族偏見的。警方也是非常沒有種族偏見的。當局必須、也將會對他們(示威者)採取行動」。他補充說,他們也將會對參與該示威活動的巫統黨員採取行動。
關於這一點,卡立為何在還未照會他的老闆之前,就擅自喧賓奪主地宣稱該示威活動並不違法?抑或在這件事情上,阿末扎希與總警長出現了意見不合的情況?
如今,政府已確認有關示威活動是非法的,並需要採取對付行動,接下來又會怎樣?
卡立說他將不會幹涉有關事件的調查工作。
人民郵報(The Rakyat Post)引述他的話說:「我是一名專業警察,任何兄弟感情將不會牽涉其中。即使當局對我的兄弟採取行動,我也不會感到擔心。」
迄今為止,這話聽起來還很有希望,但到最後,當局真的會對這些示威者展開嚴厲的對付行動嗎?
警方會否像他們最近對付活躍分子及反對黨政治人物那樣,突然摸黑到訪示威者的住處而逮捕他們呢?
或者,將只有一個友好的「傳召問話」?
在這裡,我就不發出指控了,但翻看我國的歷史,可以一再發現那些親巫統或國陣的人犯法了,總會受到「有別於」那些異議人士的禮遇。
我們已親眼見證了那些威脅將發動流血衝突、焚燒《聖經》的人逍遙法外,甚至是攻破政府建築物的人也能以罰款了事。
沒有手銬、沒有紫色的囚衣、不用在監牢過夜 ――不像那些反對黨人士。
美旦花園的暴民是否將會受到同樣的對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