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告訴你,相比窮人思維的可悲,富人思維到底有多可怕?又有多厲害?看完恍然大悟。
先來看這個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日子過得很窮的窮人,他不滿自己的生活,整天抱怨上天不公,眼紅富人的生活,他抱怨的理由是,自己幹活很多也很累,回報卻只有一點點,而富人卻沒見他幹啥活,回報卻遠超過他。這個窮人越想越不服氣,最終鬱鬱而終,恰好,同一時間,有位富人也壽終正寢。於是,窮人和富人一起見到了閻王,窮人想不通自己可悲的人生,於是大起膽子質問閻王,為什麼富人乾得少拿得多,吃的是山珍海味,開的是豪華汽車,住的是漂亮的大房子……自己累死累活,卻連個房子都買不起。

對於窮人的質疑,閻王爺倒是沒有發怒,反而給了他機會:讓兩個人都復活為窮人,並分給他們各自一座礦山。閻王對兩個人說,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看看誰挖的礦多,誰賺的錢多。這時,窮人認為自己終於得到了公平,非常高興,心想我比富人更擅長干體力活,挖得肯定更快更多。
挖礦的第一天,窮人充滿幹勁,很是賣力,挖了不少礦,拿到集市賣掉後,賺了一些錢,然後順便大吃大喝了一頓,以此犒勞自己。至於富人,確實不擅長干體力活,總是乾乾停停,一天下來累得要命,挖的礦也遠沒有窮人多。不過,和窮人不同,富人把礦賣掉後,並沒有選擇大吃大喝,而是買了幾個饅頭充飢,至於剩下的錢,他拿去請了一個壯漢幫他挖礦。
在以後的日子裡,窮人每天一個人拚命挖礦,吃吃喝喝,日復一日,而富人每天賺來的錢,都會拿出一部分去請人挖礦,一個月過後,窮人的那座礦山,只挖了可憐的一點點,而富人呢?早就把那座山挖完了,賺得錢又做別的生意去了。兩人再次面對閻王時,窮人這次終於心服口服了。

這個故事當然是虛構的,但其中蘊含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卻是很清晰的,從這個故事中,至少可以看到窮人思維有以下幾點可悲之處,相應的,富人思維也有幾個厲害和可怕的地方:
一、窮人及時行樂,富人延遲滿足。故事中,窮人賺到第一筆錢,馬上就去大吃大喝,大部分錢花在了消費上。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有些人大學畢業工作多年,積蓄卻少得可憐,甚至淪為月光族,有的人中彩票或拆遷暴富後又迅速變窮,這都屬於一味追求享樂,不懂得延遲滿足。相比這種可悲的窮人思維,富人的思維方式則是,在既定的條件下,消費上一部分,然後將另外一大部分用來擴大收益、創造財富或者提升自己,延遲滿足,隨著錢的增多,再根據情況,逐步改善生活。
二、窮人不懂借力,富人善用槓桿。故事中,窮人只靠自己一個人挖礦,卻沒有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很快就會觸碰到天花板。而故事中的富人呢?卻懂得借力,用賺到錢的一部分僱傭他人為自己創造財富,然後重複這個過程,隨著人數的增加,工作就做得更快,財富增長也更快,關鍵是自己還很輕鬆,這就屬於一種槓桿思維。

三、窮人只看眼前,富人目光長遠。故事中,窮人的思維里只想著目前生活的舒適與安樂,卻放棄了長遠的改善可能,而富人思維則能看到長遠的利益,所以能節制當下的花費。
除了以上三點,富人思維的厲害和可怕,還在於能準確判斷事物的價值,知道哪些事物價值更大,而窮人思維的可悲恰恰是缺乏這種認知,比如,第一天挖礦後,是大吃大喝的價值大,還是用大部分錢僱傭勞動力的價值大?窮人和富人的選擇不同,結果自然也就大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15864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