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花桑楂茶:金銀花6克、菊花6克、桑葉4克、生山楂6克、冰糖20克。將金銀花、菊花、桑葉、生山楂用清水洗去灰渣,用白紗布包紮好,放入鍋內煎10分鐘,加入冰糖溶化即成。每日1劑,代茶頻飲。10~30日為1個療程。
此方適用於陰虧陽亢型患者。臨床表現為頭昏而痛、目澀視糊、耳鳴、心煩失眠、腰酸肢麻、口乾、舌質紅。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胃經。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功效;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作用;桑葉性寒、味苦、甘,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效;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主治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四者合用,能夠清肝明目,有助降脂。兩眼昏花的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常飲。
山楂黃芪茶:焦山楂15克、生黃芪15克、荷葉3克、生大黃5克、生薑2片、生甘草3克,以上各味藥同煎湯,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此方適用於脾氣虛弱型患者。臨床表現為神疲氣短、懶言肢倦、頭昏、大便偏稀、面色萎黃、舌淡等。
荷葉性平、味苦,歸肝、脾、胃經,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主治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大黃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經、肺經,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上述合用,共奏益氣消脂,輕身健步之功。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可常飲。
荷葉薏米茶:干荷葉60克、生山楂、生薏米各10克、花生葉15克、橘皮5克、綠茶60克,共為細末,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
此方適用於痰濁內盛型患者。臨床表現為面有油光、頭腦昏重、噁心嘔吐、胸悶脘痞、肢麻沉重等。
荷葉性平、味苦,歸肝、脾、胃經;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主治消食健胃,行氣散瘀;薏米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花生葉性平,味甘、淡,歸肝經,有清熱解毒、寧神降壓的作用。橘皮性溫,味辛而微苦,入脾、肺經,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之功效;綠茶性微寒,味甘、苦,入心經、肺經、胃經,有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清熱解毒的功效。上述合用,共奏清熱消食、降脂化濕之功。
來源 人民網
編輯 李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14026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